论坛   夹江摄影   重走嘉阳驿道(18p)
返回列表
查看: 2885|回复: 19
收起左侧

[人文风情] 重走嘉阳驿道(18p)

  [复制链接]

1558

回帖

32

好友

6098

经验

青衣鱼圣

威望
21
发表于 2012-3-4 19: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明月 于 2012-3-5 12:49 编辑

今天,我带了三位网友:古寺山人、花自解语、未来之星从夹江步行到甘江,我重新走嘉阳驿道。到了甘江后,打了一下街,就去了黄河坎,拜见了88岁的黄庭祯退休老教师。黄老现在还在从事古典年画的创作。春节还在城里进行过展览。我和黄老谈起10年前我初次采访黄河坎的情景,那次乐山日报、乐山广播电视报都刊载了我的文章和整版老屋、古迹的照片。今天这一行我拍了30多张照片,现在发上18张。
其余三位影友拍得比我多,等待他们的精彩。我在菜花地里还为他们设计了一个创意的镜头,让他们拍摄,等待他们的精彩哈。
雕花金床1.jpg
8旬老人黄庭祯.jpg
古庭院.jpg
休闲的村民.jpg
老屋的历史.jpg
石板街1.jpg
古桥.jpg
小巷.jpg
岁月痕迹2.jpg
岁月痕迹.jpg
春耕.jpg
初春的阴雾.jpg
初春走古道.jpg
影友2.jpg
影友.jpg
嘉阳驿道宋河村段.jpg
步行嘉阳驿道2.jpg
步行嘉阳驿道.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诠释 + 1 头条推荐!

查看全部评分

80

回帖

5

好友

2681

经验

浮面小鱼

威望
30
发表于 2012-3-5 11: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白老师,这种活动多组织下哈,我们跟到去哈

1558

回帖

32

好友

6098

经验

青衣鱼圣

威望
21
 楼主| 发表于 2012-3-5 12:4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道无为 发表于 2012-3-5 11:20
白老师,这种活动多组织下哈,我们跟到去哈

好的,谢谢关注!

1705

回帖

70

好友

7249

经验

游客

丘寒

威望
24
发表于 2012-3-5 14: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熟悉的环境,白老师,能告知具体路线不?在下是甘江人,但对古驿道却一点都不知道
一片池塘,一座小屋;一棵垂柳,一本好书;一杯清茶,一个下午。

821

回帖

5

好友

4691

经验

青衣鱼王

威望
31
发表于 2012-3-5 14:37: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活动很好,一举数得。
如果能配上地图就更好了

1558

回帖

32

好友

6098

经验

青衣鱼圣

威望
21
 楼主| 发表于 2012-3-5 19:2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凤凰于飞 发表于 2012-3-5 14:01
好熟悉的环境,白老师,能告知具体路线不?在下是甘江人,但对古驿道却一点都不知道 ...

你上“中国公路网”查阅“嘉阳驿道”,有更详细的内容。从甘江上场口出来,古道已经没有了,被建厂占了。在甘霖新生的狮子桥开始可以有路,已经是现在的路了。在那个柑子果园,可以寻已经萎缩的古道,顺河边走到宝华6队就是断头路(古道塌方不存在。)绕点路,回到河边就上大石村那像样约1公里的古道(全程就是这节是未改变的古道),再走就上水泥路,到观音阁。水泥路到城里。

1558

回帖

32

好友

6098

经验

青衣鱼圣

威望
21
 楼主| 发表于 2012-3-5 19:29: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娃儿称钭 发表于 2012-3-5 18:32
白老师  我看见你那张相片上门上划了记号啊  担心哦~

我拍照时就感觉蹊跷。但是那是一间可能没有人居住的老屋。

18

回帖

0

好友

6

经验

小小鱼苗

威望
0
发表于 2012-3-6 00:2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更喜欢6.7.10三张.

1705

回帖

70

好友

7249

经验

游客

丘寒

威望
24
发表于 2012-3-6 08:2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月 发表于 2012-3-5 19:26
你上“中国公路网”查阅“嘉阳驿道”,有更详细的内容。从甘江上场口出来,古道已经没有了,被建厂占了。 ...

哦,也就是说,到甘江上场口就截止了是吗?那从甘江往下到乐山就不属于官方驿道了吗?我记得说陶渡渡口以前是官渡的嘛
一片池塘,一座小屋;一棵垂柳,一本好书;一杯清茶,一个下午。

1705

回帖

70

好友

7249

经验

游客

丘寒

威望
24
发表于 2012-3-6 08:3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月 发表于 2012-3-5 19:26
你上“中国公路网”查阅“嘉阳驿道”,有更详细的内容。从甘江上场口出来,古道已经没有了,被建厂占了。 ...

刚刚去中国公路网查了下,上面说的甘江到乐山段是走的棉竹、二郎庙(沿青衣江,丈人峰下面那条小路)经盘渡,再沿青衣江上行到甘江,说得比较笼统,但从这上面估计,也应该是走陶渡小路到甘江,那条线小时候经常走,应该跟我印象中是一条路了。
一片池塘,一座小屋;一棵垂柳,一本好书;一杯清茶,一个下午。

1558

回帖

32

好友

6098

经验

青衣鱼圣

威望
21
 楼主| 发表于 2012-3-6 11:4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凤凰于飞 发表于 2012-3-6 08:36
刚刚去中国公路网查了下,上面说的甘江到乐山段是走的棉竹、二郎庙(沿青衣江,丈人峰下面那条小路)经盘 ...

   夹乐公里是1927年修筑,开始了用烧木炭蒸汽机汽车机械交通工具的新时代。上溯到汉代(夹乐有文字记载的历史)1000多年里,人们商旅,传递官文都用这条嘉阳驿道。元朝末年前,嘉阳驿道甘江段是经过二郎庙、陶渡、李村可能是经过双碑、吉祥到的夹江,杨公阙是一个佐证。那是因为陶渡的弱焉镇,当年的弱焉镇是一个繁华的古镇,现在在陶渡渡口还留有蟠龙花纹直径逾50厘米的柱石,石雕建筑的遗物很多,可见当时的市井繁华、时代辉煌。弱焉镇在元朝末年迷一般的消失了(史记无记载),不知是战乱、火灾、地震?南宋时期,陆游在嘉州作官,都经过这条路。
  明朝开始甘江才有集镇,古名乾江镇.为夹江县南路古驿站之一,明朝正德年间已有此铺建置,后易名甘江铺。清末民初,甘江是一个典型的川南灰色小镇。嘉阳驿道从明朝开始就从二郎庙经过盘渡、季铺、黄河坎到甘江,再由我上面说的古道到夹江。这条道已经有五六百年的历史了。民国版《夹江县志》录了一句民谣:“李家的顶子,黄家的银子。”李庄做官的多,黄河坎的财主多。经过黄河坎的驿道立有两座石牌坊,在文革中才破坏的。
  你说的陶渡的驿道,也是驿道。像河流一样,有主航道、次航道。上世纪70年代以前,这些古道都保留得好。近40年来,科技、经济、交通飞速的发展,变化就太大了。
  我们走古道走了10余公里,原汁原味的古道可能就只有1公里。

1705

回帖

70

好友

7249

经验

游客

丘寒

威望
24
发表于 2012-3-6 13: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元朝末年前,嘉阳驿道甘江段是经过二郎庙、陶渡、李村可能是经过双碑、吉祥到的夹江,杨公阙是一个佐证。”
恩,这条路应该就是我说的那条,现在都修成水泥路了,但基本还是按照原路的走向,我小时候读书走的下半截。下半截到陶渡渡口,过河,走杨湾、苏稽去乐山,所以王士祯有一首《苏稽镇客舍》。
我们经常到了陶渡口后沿江堤下行,到康中坝过河上盘渡的驿道去二郎庙(陶渡到康中这一段应该不是驿道,只是连接元驿道与明驿道的便道吧)。过二郎庙经丈人峰沿山边驿道去棉竹、乐山应该就是你说的那条路。
元驿道上半截就是陶渡经李村去甘江下场口,现在陶渡的人去甘江都一直走的这条道。

双碑、吉祥那条道,现在也成了水泥路,基本也是原路,可能时代变迁有一些小改动——这是我一直都觉得的。我认为,这些多年来都这么宽的道路,应该不是随便走出来的,一定是以前很重要的道路,应该是古代的官道或者驿道吧。
至于你说的航道,应该就是乐山沿青衣江上行直达千佛岩、木城的吧,我爷爷说过,青衣江里以前是过大船的,可惜我爷爷去世得早,不然我应该知道很多这些方面的知识。另外我老婆的爷爷年轻时也在青衣江千佛岩一带拉过纤。陶渡口应该是元驿道和航道的交会点吧。
一家之言,欢迎讨论
一片池塘,一座小屋;一棵垂柳,一本好书;一杯清茶,一个下午。

4012

回帖

80

好友

1321

经验

江心鱼精

烟花易冷

威望
15

河灯活动纪念章论坛顶梁柱百度勋章

发表于 2012-3-7 08:5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月 发表于 2012-3-5 19:26
你上“中国公路网”查阅“嘉阳驿道”,有更详细的内容。从甘江上场口出来,古道已经没有了,被建厂占了。 ...

  准确的说是能走到以前甘江渔庄的那位置上,后来是沿着那前面的高砍砍走,但是现在高砍砍是被占了.最早以前没修华益瓷砖厂的时候我能走到现在季碾子的地方,那些地方还有部分老路,建议白老师往那边问问看,貌似那边的人知道咋子走,貌似是走艾中过河走半边山去的乐山
手机掉了 悲剧啊

1705

回帖

70

好友

7249

经验

游客

丘寒

威望
24
发表于 2012-3-7 15:3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白老师的描述和我了解的一些情况,用谷歌地图为底子,大概画了元朝和明朝驿道可能的线路图,恳请各位指正。
一片池塘,一座小屋;一棵垂柳,一本好书;一杯清茶,一个下午。

1558

回帖

32

好友

6098

经验

青衣鱼圣

威望
21
 楼主| 发表于 2012-3-7 22:2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凤凰于飞 发表于 2012-3-7 15:36
根据白老师的描述和我了解的一些情况,用谷歌地图为底子,大概画了元朝和明朝驿道可能的线路图,恳请各位指 ...

      很欣赏你制的图。有两点我觉得不是那样。第一,绿线——明代后的路线,肯定说,道路没有越过龙头河。宝华寺、甘江那儿是顺着河而弯的。古代不是轻易能过河的。我小时候和现在走都已经实践证明了的。
   第二,红线——元代前的路线没有史料证明线路是越过青衣江的,只是陶渡那儿有弱焉(有三点水)镇,所以路线才去了那儿。相反是有史料证明线路依然是经二郎庙,往石桥冲、绵竹走的。南宋时期在嘉州做官的陆游走这条道,留有如下诗句:“忆昨游天台,夜投石桥宿。水声乱人语,炬火散山谷。穿林有惊鹘,截道多奔鹿、、、、、、”此诗是乾道九年(1173年)冬天陆游因公务出行至夹江一带归来夜宿石桥冲写的诗。
   

1558

回帖

32

好友

6098

经验

青衣鱼圣

威望
21
 楼主| 发表于 2012-3-7 22:34:21 | 显示全部楼层
Microsoft 发表于 2012-3-7 08:56
准确的说是能走到以前甘江渔庄的那位置上,后来是沿着那前面的高砍砍走,但是现在高砍砍是被占了.最早以 ...

谢谢!这条道现在只保留着黄河坎到甘江鱼庄这一节了。上个月我才去游过。

1705

回帖

70

好友

7249

经验

游客

丘寒

威望
24
发表于 2012-3-8 11:3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月 发表于 2012-3-7 22:29
很欣赏你制的图。有两点我觉得不是那样。第一,绿线——明代后的路线,肯定说,道路没有越过龙头河 ...

恩,这一点我也想过,尤其是绿线那条道,没必要过河的,而且甘江街道也在河的右侧,过河没道理。
但红线这条道,我推测过河是基于,苏稽经杨湾是有条道抵达青衣江边,而且也有些年头了,也许是另一条道吧,我混淆了。

话说,你说的陶渡渡口的盘龙石础,就在我初中老师家门口哈~~
一片池塘,一座小屋;一棵垂柳,一本好书;一杯清茶,一个下午。

4012

回帖

80

好友

1321

经验

江心鱼精

烟花易冷

威望
15

河灯活动纪念章论坛顶梁柱百度勋章

发表于 2012-3-8 19:3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月 发表于 2012-3-7 22:34
谢谢!这条道现在只保留着黄河坎到甘江鱼庄这一节了。上个月我才去游过。 ...

   走到鱼庄后    是不是没路了嘛
      往大路方向看有条沟
      沟下面有条老路,
    走砍子下面走到现在的铁骑力士的围墙外,那一截一直是走的坎子下面
    到是现在的铁骑力士围墙的时候就上坎子了.
    我从小在那里长大的哈
手机掉了 悲剧啊

1

回帖

0

好友

0

经验

无名小虾

威望
0
发表于 2012-3-10 22:28:56 | 显示全部楼层
照片很生活化啊,

59

回帖

20

好友

2288

经验

浮面小鱼

威望
30
发表于 2012-3-11 18:25: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清楚那一块,一概这么一讨论,增长了不少知识!
爱生活,爱夹江;爱摄影,爱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收藏:10 | 帖子:4295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