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员
看我们曾经的脸,青春,当然还有痘 ...
- 威望
- 80

|

廖加俊 廖加俊,一名检察老兵,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人民检察院驻所检察室主任,监所科科长。在对看守所在押人员进行谈话教育时,他有时也会开玩笑地说,“你们比我幸福多了,你们可能几个月就出去了,而我这个检察官,到今天,已经在看守所里呆了近20年了。”
“你别看老廖身材魁梧,一米七五的五尺大汉,工作可细心认真了,给我们提了不少的好建议,我们所能被公安部评为国家一级看守所,我可以说,老廖有一半的功劳。”夹江县看守所所长游永全是这样评价他的这位工作伙伴。
笔者提出给老廖写个宣传稿件,他憨厚地笑笑,连忙摆手,说:“成绩都是大家的,我做的不过是些小事,不值得写,不值得写,还是写写其他同志吧。”
老廖就是这样一个实在人。
在“细”上下功夫
在他所热爱的驻所检察工作上,老廖以他一名老驻所检察官的责任心,为了排除任何一处细小的安全隐患,确保监所每日安全,维护在押人员每一处合法权益,老廖花了不少心思,光在“细”字上,就下了不少的功夫。
比如说牢头狱霸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严重侵害在押人员合法权益的最大毒瘤之一。如何有效打击治理牢头狱霸,老廖的办法是:换监室。
经过长期的观察,老廖发现,在押人员在同一监室关押时间过长,这些人在熟悉了地方和人员后,可能形成内部的“小团伙”,拉帮结派,胡作非为,产生自恃“老资格”心理。而新收押人员和弱势在押人员则由于生活方式、环境的改变,需要较长的适应时间,更容易成为牢头狱霸侵害对象。
老廖有了这个调研基础后,提出检察建议,将全所在押人员不定期、经常性进行大规模的重新组合,分配到新的监舍关押管教。对日常工作中掌握的团伙成员,分别调到不同的监室,消除他们拉帮结派的可能。
老廖的这个建议,经过实际运行,看守所反映效果良好。
像这样的细致活,还很多,都是老廖在日常的监区巡视过程中,观察琢磨出来的。
发现监室风门(送饭窗口)锈蚀,马上找看守所,维修加固,确保开关使用正常,并将风门尖锐棱角全部打磨光滑,防止了在押人员接饭时划伤手臂或用此自伤自残。
发现在押人员原来用的是普通牙刷,马上通知看守所,全部更换为公安部指定使用的CPS短柄软体牙刷(监所专用牙刷),消除了在押人员可能利用坚硬的普通牙刷刷柄磨尖后自伤自残或行凶伤人的隐患。
发现监舍后面围墙除蛇形电网外,没有安装照明设施,武警哨兵在夜间执勤时,容易产生观察盲区。老廖在询问执勤武警观察感受,得到确切的肯定后,把夹江县检察院2011年的第一份《检察建议书》发给了看守所。看守所在收悉建议书后,当日就安排经费,购买了20盏防雾防雨灯,并请专业电工安装调试。
“我们工作做得这么好,结果老廖却把检察院的第一份检察建议书发给了我们。不过话说回来,我们看守所虽然破旧了点,对监管有一定影响,但是有了廖科长的‘火眼金睛’在,我们就放心多了。”游永全所长一脸“委屈”的表情。
夹江县看守所建于90年代初,受2008年汶川大地震影响,受损较严重。只有14个监室,关押量却长期保持在150人以上,监室少,同监舍人员多,在押人员情绪易烦躁,活动空间小,容易滋生疾病。老廖从确保监管安全和人性化关押考虑出发,数次检察建议该所另行择址迁建,扩大监舍数量。
在看守所迁建过程中,老廖的认真劲儿又来了:他建议对监舍门按双重门、上下锁设置,增强安全性;扩大中间地带面积和监舍间隔距离,防止在押人员互相喊话;楼顶通风天窗安装成带眼孔的透明PVC板,防止雨水飘入监舍;适当增高监舍空间高度,便于空气流通,利于在押人员身体健康;增加监控摄像头数量,不留监控死角,防止牢头狱霸等等。
有人说他瞎操心,看守所修房子,你操什么心,出那么多主意。老廖说:“一个硬件过关的看守所,是有利于我们驻所检察工作开展的,一是监所可以更安全,二是监督检察可以更有效。”
给年轻人做好榜样
小吴是2009年新分到检察室的干警,法律本科大学生,算得上是检察室的知识分子了。“我才去驻所检察室的时候,因为人年轻,冲劲有余,踏实不足,觉得驻所检察工作没有干公诉、反贪那么带劲。”
“小伙子,我们干驻所检察工作的,枯燥、单调、繁杂、琐碎。作风浮躁,是做不好驻所检察工作的。我们驻所检察人,必须对好高骛远坚决说不。干驻所检察工作,就讲个细心和踏实。”
“廖科长是那样对我说的,也是那样在我面前做的。”小吴说,“我跟着廖科长在检察室工作了一段时间后,自己的这些小抱怨,全消失了。廖科长身上有一股求真务实的作风,踏踏实实做事,扎扎实实做好每一天的基础工作。”
老廖亲力亲为、言传身教,给年轻人起了一个好头。他从每件日常小事做起,一笔一划,用他那仅有“一指禅”级别的电脑水平,坚持检察台帐、检察日志每天有记录,工作情况每月有小结,犯罪形势每月有统计分析。严谨细致,做细收押、出所检察工作,对法律文书审查、审查、再审查,防止任何一起错收、错放情况发生。
“如果我们联席会议时间通知迟了,这个廖科长,他还会不高兴的。”看守所内勤王茜对笔者说,每次狱情分析会、三家(公安、武警、检察)联席会议,廖科长必不会缺席。
维护在押人员的每一处合法权益
年复一年,月复一月,日复一日,春去秋来,老廖在驻所检察室里,就是这样每天重复着同样的“轨迹”,坚持着他的工作习惯,坚守着他的工作作风,和他的驻所检察同事们,维护着在押人员的每一处合法权益,和看守所的民警一起,守护着那道铁门里的安全。
春天来时,容易发生流感疫病,老廖会要求狱医坚持每日巡诊,及时发现病情,及早治疗,避免相互传染。组织全体在押人员每周服用板蓝根冲剂,对部分抵抗力较差的年老体弱人员,加强跟踪观察,有病及时治疗。
入夏以后,老廖会一方面建议看守所为在押人员送绿豆汤,从饮食方面上防暑。一方面组织驻所检察干警,加强谈话力度,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及时疏通、化解在押人员心理焦躁感,“祛心火”,从心理上降温,防止打架、斗殴等意外事件的发生,让在押人员清凉度夏、安全度夏。
月满中秋时,在押人员这群特殊人群,最易产生思乡、念家情绪。老廖充分抓住教育时机,加强谈话教育,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明之以法,利用亲情感化教育法,与在押人员多谈家庭观、社会观、责任观,让他们自觉悔过、积极表现,早日回归社会。
今年的冰冻雨雪天气比较多,老廖在日常巡视中,发现部分老弱病残在押人员无过冬衣被,遂及时发出《检察建议书》,建议看守所先对各监室缺衣少被人员进行一次全面摸查,然后及时电话联系在押人员亲属,协调解决过冬衣被。对部分家庭不管人员,民警须打电话做工作,积极争取家属理解和支持。对家庭确实无力解决、无人解决的老弱病残在押人员,经过查证核实后,由看守所统一发放棉衣、棉被。
又是一年年底了,2011年,兔年春节要到了,节日的气氛,祥和、喜庆。大街上的人,也开始备起了年货。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开始在准备着给自己放放假,休息休息了。为了确保春节期间的监所安全,老廖和他驻所检察室的一班兄弟些,又忙着重新审查法律文书,清理看守所已决犯投监。
“如果不及时将已决犯投送监狱,害处很多,容易造成关押人员密度增大,增大疾病发生几率不说,还容易滋生牢头狱霸,造成安全隐患。同时,违规违法留所服刑,背后还容易滋生看守所民警职务犯罪问题,我们监督严格一点,也算是对我们看守所民警一种特殊的爱吧。”
在我们国家这个整个检察系统中最基层的单位里,老廖确实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他做的,不过是一些平凡的小事,不过,这恰恰也诠释了他最朴素、最真实的检察职业道德:忠诚、公正、清廉、文明。这或许也是其他优秀基层检察官们,在整个平凡的检察工作中,出彩的地方。
老廖憨厚地笑笑,说完,又埋头整理他的卷宗去了。(四川省夹江县人民检察院 吴淑刚文/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