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早晨8点,夹江县公安局甘江派出所。 当人们步履匆匆地赶去上班时,派出所的院坝里却早已人声鼎沸。几名外地市民一边和所长徐方乾热情交谈,一边时不时地朝大门外张望。 他们在等一个人,一个失散十年的亲人。 当一名年轻女子搭乘摩托车进入院坝时,派出所里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学燕,学燕,妈妈终于找到你啦!”一位来自成都市新都区的中年妇女,快步走上前去抱着年轻女子,喜极而泣。
这位年轻女子来自哪里?在她身上发生了哪些故事?在派出所民警的帮助下,记者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办理户籍业务扯出陈年往事。 春节前,夹江县甘江镇付祠村村民吴桂华带着一名年轻女子来到甘江派出所,请民警为年轻女子上户。 吴桂华告诉民警,他要和年轻女子办理结婚证,给年轻女子买医保、社保。然而,他只知道年轻女子叫李学燕,自小离家,智力水平不高,根本说不清自己的户籍所在地和年龄等具体信息。 户籍民警周露凝觉得事有蹊跷,便把信息上报给了所长徐方乾。徐方乾经过调查了解,证实了吴桂华讲的是实话。 这名年轻女子告诉民警,她是大约19年前走失的,那个时候还只是个孩子。与家人失散后,她一直过着流浪生活。后来,她来到夹江,得到好心人的关照。2007年,夹江县某瓷砖厂收留了她,安排她在厂里打工,吴桂华也是厂里工人,两人由此认识。吴桂华很照顾她,2010年两人同居后生下一个女孩。该女子称自己是“雅安人”,哥哥叫李学贵(音),住在“胜利村”。由于离家时间太长,其它情况不记得了。高速公路的记忆,提供宝贵线索听完李学燕的话,民警们沉默了。 他们知道,在李学燕的身后还有一家人在等待团圆。为了帮助这家人完成心愿,民警们决定帮助李学燕找家人。他们一边向付祠村村干部核实情况,一边在户籍平台上搜寻符合情况的女子信息。 由于李学燕的姓名和老家地名都很常见,搜索难度很大。民警搜遍整个雅安地区,也没有符合该条件的女子。 但是,民警却没有放弃。元宵节刚过,徐方乾再次和李学燕交谈,逐渐打开她尘封已久的模糊记忆。李学燕突然想起,她离家时,家乡正在修建一条高速公路。吴桂华也证实,刚认识李学燕时,她还有成都方向的口音。 根据这两条线索,民警立即将搜寻范围转移到当时开工的“成乐、成绵”高速路修建区域。 功夫不负有心人。2月23日,徐方乾在户籍平台上搜索时,发现成都市新都区石板滩镇有一个叫“李学燕”的女子,1993年出生,她的哥哥叫李学贵。这与李学燕和吴桂华提供的信息很接近。 民警们非常振奋。在石板滩派出所的协助下,民警联系上了李学贵。李学贵非常激动,他告诉民警,妹妹李学燕失踪10年了,全家都很想念她。寻人很耗精力和财力,尽管家庭并不富裕,但家人都没有放弃。这些年他和母亲为了寻找妹妹已经花费了十多万元。全家团聚喜笑颜开。 李学贵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母亲,母亲喜极而泣。两人迫不及待地赶到甘江派出所。民警立即通知吴桂华和李学燕快来认亲。当吴桂华载着李学燕匆匆赶到派出所后,失散十年的一家人终于团聚。民警们脸上也露出欣慰的笑容。 李学燕的母亲说,她曾无数次梦到女儿受苦遭罪,却万万没想到夹江有这么多好心人照顾女儿。女儿不仅过上了好日子,还找到了吴桂华这样的好女婿。现在,女儿已经身为人母,她也做了外婆,全家都非常高兴。感谢民警不辞辛劳,让失散十年的一家人团聚。 据办案民警介绍,李学燕是2006年走失的,但她却错误地说是19年前走失的,而且记忆还停留在修建高速公路的事上。正是这样一条错乱的信息,却帮助她最终找到了家人。 来源:三江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