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蒋同志的《三页A4纸摄影教程》---和书本不一样,很实用的技巧
嘿嘿,小弟新入手S205,感觉到摄影知识的匮乏,于是只能到处的去恶补摄影知识,偶然从别的论坛上看到这篇摄影知识的文章,感觉说的特别好,而且比较好理解,本着大家共同进步的初衷,所以转过来给大家一同看看,可能说的比较浅,高手就不用看了,和我一样的新手,有必要好好看看的,呵呵!~
原文如下:
2008年春天,地震来临之前,我初学摄影,就接到了一项到都江堰采访加摄影的任务。我背着从王小街那里借来的佳能450D入门单反,利用空中飞行的两个多小时,学完了纽约摄影学院四年才能讲明白的教程。原因就是我手里有一本不传之秘,这就是老蒋专门为我写的《三页A4纸摄影教程》。
这份教程我一直秘不示人,除非好友相求,我才千叮咛万嘱咐地给他们看一眼。今天,眼见白板报一片荒芜,为了力挽颓势,我决定擅自发布这本教程。
老蒋说,要有光。
《三页A4纸摄影教程》
作者:老蒋
科学家和工程师降低了摄影这个事的技术门槛,人人都能拍,要想拍的好一点也只需要很少的技术知识,我写的不准确,但是够用了。
先说决定一张照片的主要技术因素:
1. 光。没有光就没法拍了,当然还有夜里也能拍的特殊设备,比如红外摄影,这些课题一般人不会遇到。记住,影响照片的第一要素就是光。充足的光照就好拍照,中午比傍晚强,白天的室外比室内强。
2. 快门。也说快门速度、速度。其实是个时间概念,用时间表示。比如1/125,1/8秒。相机的这个动作就是打开进光的门,1/125秒就是门打开1/125秒就关上了,比一般的门速度快多了,因为快,所以叫快门。通常用S表示快门速度,是second的字头。快门这个东西通常在机身上,专业器材里有镜间快门,由装在镜头里得名。
3. 光圈。就是进光的洞。它在镜头里面,可以开大,可以开小。一般用F+数字,表示光圈大小,比如F8,F5.6,F22。可恶的是,数字越大,这个洞越小。
4. 感光度。这玩意指胶片感光的速度,有的敏感,就快。有的迟顿,就慢。用ISO表示。比如ISO50,ISO800,数值越小越慢。
相机拍下一张照片需要一定的光量。快门,光圈和感光度组合起来就达成了。可以理解为门开多大,开多长时间,这样就决定了进来多少光,这个过程就叫曝光。当然光要照在胶片或者数码相机的CCD上(这玩意就相当于胶片),所以胶片的敏感度也是因素之一。
快门+光圈+感光度=光量。
比如:
(快门)S1/125+(光圈)F8+(感光度)ISO100=准确的光量。
那么,
(快门)S1/60+(光圈)F16+(感光度)ISO100=准确的光量。
就是说,时间多了一倍,门小了一倍,光量还是一样的。
或者,
(快门)S1/250+(光圈)F8+(感光度)ISO200=准确的光量。
就是说,时间少了一倍,门没变,敏感度高了一倍,光量还是正确的。
现在你该搞明白了,快门,光圈,感光度,都可以变化,总能搞出正确的光量。胶卷的感光度是不变的,装进去一卷ISO100的,你只要操控快门和速度了。但是数码相机的感光度是随时可调的,但也范不着老去调它。
忘记说,在机械时代,这些狗屁数字基本都是倍数。比如F8,是比F16大一倍的洞。1/125秒是比1/250秒慢一倍的时间。ISO200比ISO100的敏感度高一倍。自动相机和后来的数字相机都可以实现无级的光圈、快门调节。所以你会看到更多的数字,比如1/35秒,F4.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