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IT娱乐新视界   中国互联网十年生存报告:打破传统的竞争格局
返回列表
查看: 731|回复: 1
收起左侧

中国互联网十年生存报告:打破传统的竞争格局

[复制链接]

3万

回帖

225

好友

9万

经验

超级版主

Vampire

威望
506

摄影爱好者论坛顶梁柱传说只有读到博士后的人才可拥有这枚勋章

发表于 2010-3-10 17:47: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互联网产业经历了过去10年的高速发展后,门户网站、网络游戏、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社会网络服务)、社区论坛、视频网站、C2C(Custom to Custom,个人对个人电子商务)等细分行业均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快速发展、洗牌整合,并逐渐走向成熟。

  由于信息复制的成本几乎为零,互联网企业的构建成本远远低于传统企业,这导致互联网企业的竞争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市场带头者拓展新的市场,大量竞争者涌入市场。由于进入门槛较低,市场陷入无序恶性竞争中。当市场较为成熟时,互联网企业间的竞争进入第二阶段,此时会出现市场突变的诱因,大批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被淘汰,剩下数量有限的企业。由于信息产品发展的网络效应,此阶段竞争的结果通常是赢家通吃,每一个细分市场最终只有一个龙头企业取得压倒性的胜利。

  过去的10年间,中国的互联网企业积累了丰富的竞争经验。比如,互联网企业领头羊能够占有国际市场的主要份额,追随者只能在中国市场内部独占鳌头;互联网企业需要策略方面的创新,打破同行之间的同质竞争;锁住忠诚用户将成为互联网企业竞争的关键;用户群的喜好决定了同类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成败,等等。

  百舸争流前10年

  中国互联网产业在过去10年高速发展,未来发展的潜力巨大。截至2009年6月30日,中国网民数量达到3.38亿个,成为全世界网民最多的国家。中国每天有1亿个网民访问130多个BBS论坛。中国有1.82亿个网民开博,其中1/3的人半年内更新其博客。2009年10月的调查显示,淘宝每天的零售交易量相当于全香港1天的零售额。相对于美国82%的互联网普及率,中国仅为25.5%,未来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门户网站 经过了互联网寒冬、业务盈利模式等考验,中国有影响力的门户网站所剩无几,竞争格局基本形成。第一阵营包括新浪、搜狐、网易、腾讯,业务也由单一走向多元化。中华网、TOM、雅虎中国、21CN、MSN中国、北青网、互联时空等退至第二阵营。FM365等则退出竞争。

  网络游戏 从1997年的“网游元年”至今,网游行业经过大浪淘沙,整体大格局已基本成型。2008年,网易、腾讯、搜狐三家门户网站在网游市场中的收入已占到网游总市场规模的27%。世嘉中国、上海软星、盛宣鸣、金山华络、上海易势力、聚友网络、万马网络等企业则运营不佳,退出市场。

  SNS 2003年,Friendster.com掀起美国SNS第一波浪潮,受其启迪,并依靠国内外风险资本的支持,中国SNS的第一波也随之兴起。Friendster.com推出几个月以后,2003年8月,Friendster的中文版本SNS网站“友友觅”(UUme)在中国创立。此后不到1年时间,涌现出十几家类似的社交网站,如“亿友”(YeeYoo.Com)等。

  但是,“在线使用率太低”、SNS的概念和市场都还远没有成熟等问题,成为困扰UUme和亿友们的普遍难题。中国SNS第一波几乎全军覆没后,Myspace在美国的成功掀起了中国的第二波SNS风暴,一时间,自称要做“中国Myspace”的网站不下几百家。如猫扑(hi.mop.com)、51.com、网友天下(wangyou.com)等。但“中国Myspace”也几乎全面遭遇滑铁卢,只有51.com存活,但却是得益于对QQ交友的学习和模仿,基本与Myspace无关。

  Facebook引领的SNS第三波浪潮到来,SNS开始真正进入中国主流人群,开心网等成功崛起。Facebook的成功,使得国内出现了至少有20家Facebook的拷贝者。经过了几年的市场筛选和发展,校内网依靠社交平台、开心网依靠游戏策略、同学网依靠实用化策略,把握住了市场方向,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而占座网、底片网、花名册、海内网、一起网等则退出市场。

  社区论坛 20世纪90年代中期是中国网络社区的导入阶段,虚拟社区由BBS和新闻组起步。1998年以后,除了新浪、搜狐、网易这三大门户网站的论坛之外,天涯、西祠胡同、猫扑等逐渐兴起。论坛也日渐细分,出现了大量专业论坛。

  2005年,Web2.0概念开始在中国受到热捧,其所提倡的分享、互动、个人化与社区发展思路不谋而合,中国网络社区迎来快速发展时期。各大型社区,如猫扑、天涯等开始向平台化方向发展,其服务范畴开始覆盖网络社区服务、互动交友、网游、移动增值业务、软件开发、网络营销、网络购物等。

  随着网络社区盈利模式的成熟和营收水平的提高,网络社区用户网络需求将进一步细分,缺乏足够用户黏性的社区将被边缘化,天涯、猫扑等行业领袖地位将更加牢固。艾瑞咨询公司预计,2009~2010年将会出现几家上市公司,网络社区市场将进入成熟阶段。

  视频网站 2006年开始,土豆、优酷、酷6等视频网站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各大门户网站也竞相开设自己的视频频道。不过,近期的版权彻查,使得优酷、土豆等行业带头人受到重创,其他小的网站纷纷倒闭。而央视投资2亿元,通过台、网捆绑建立国家网络电视台,将利用版权开始行业大洗牌。

  C2C电子商务网站 eBay收购易趣,开拓了中国C2C市场的先河,一度市场份额达到90%。但淘宝紧随易趣,以永久免费、病毒式广告的宣传方式奠定了行业老大的地位。不过,淘宝行业老大的地位不断面临新的挑战。2006年,腾讯推出拍拍,在已经成熟的市场中占到第二的位置。一旦横向平台整合完善,QQ产品所凝聚的忠诚用户的力量将迅速向拍拍转移。天涯等大型社区论坛网站也开始利用自己已经聚集的忠诚用户的力量,开办拍拍乐等C2C平台,成为淘宝的劲敌。

3万

回帖

225

好友

9万

经验

超级版主

Vampire

威望
506

摄影爱好者论坛顶梁柱传说只有读到博士后的人才可拥有这枚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0-3-10 17:47: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与传统行业不同的竞争格局

  传统企业的成长分为四个阶段:试验期、成长期、整合期、成熟期(图1)。在试验期,市场领跑者发掘出新的市场。跟随者在成长期看好时机进入市场。在整合期,处于竞争劣势的企业被淘汰出局。在成熟期,留下来的竞争者将占有市场,稳定发展。

  而互联网企业的成长更为复杂,可分为“先行者、快速追随者、整合期、发展期、再次整合、重新崛起、正常发展”七个阶段(图2)。前期盲目进入的企业数量远远高于传统行业,市场将面临过度竞争的状态。大批企业由于进入发展期后缺少现金流而退出,市场竞争进入重新调整状态,并开始步入正常发展的轨道。这一时期,信息产品赢家通吃的市场规律开始通过网络效应产生作用。细分市场的龙头企业将吸引越来越多的用户。如果用户的转移成本较低,所有用户最终都会聚集到细分市场中最成功的企业那里,使其成为市场竞争的唯一优胜者。

  互联网企业发展的关键是在市场大洗牌之前,找到关键盈利点,顺利进入下一阶段的竞争。在第一阶段中,如何在混战中获得资金维持到下一阶段是重心。

  在进入第二阶段的竞争之后,服务质量和企业形象的竞争尤为重要,此阶段为企业寻求长久发展的关键阶段。一些企业在第一轮竞争中选择用病毒式传播、暴利短信定制服务等方式维持点击量并获得资金,但进入第二轮竞争后,由于剩下的企业数量较为有限,擦边球行为的不良影响将很快凸显出来。

  大洗牌之后,最终每个领域的胜出者将只有一个,第二名和其他早期没落的不知名网站在最终结局方面没有本质区别。

  同时,互联网企业各自领域边界的弱化,将使得强者更强,并且将其胜利拓展到各个细分市场。门户网站、社会论坛网站、SNS网站的界限将越来越淡化。每一个互联网公司都可以用非常低的成本,利用已有的用户进军未来的细分市场。论坛或者社区型网站可以很方便地开辟一个电子交易平台或者游戏平台,成本几乎为零。

  前10年的竞争法则

  从过去10多年的经验,可以发现互联网行业的几条竞争法则。

  首先,如果成为某种独创的商业模式,则能占有国际市场的主要份额;如果只是做商业模式的追随者,则只能在中国市场独占鳌头。门户网站、搜索引擎、C2C、博客、SNS的发展基本是借鉴国外成功的网站运营模式。只有阿里巴巴自我创新出B2C这一全新的商务运作模式。这种创新的方式确定了阿里巴巴在全球B2C商务中的领头地位。

  其次,互联网企业需要策略创新,打破同质竞争。比如,当门户网站进入第二阶段的竞争时,搜狐、网易和新浪基本上处于均衡状态,难较高下。因此,搜狐通过成为第一家奥运会互联网赞助商,大大提高了品牌影响力,使得用户总数大幅度增长;在中文搜索引擎市场僵持不下时,百度推出了赞助商竞价排名策略,吸引了广告商的加盟并带来巨大的利润。尽管这一策略有损百度的品牌形象,但毋庸置疑,在很短的时间内催生了百度的高速增长。

  再次,锁住忠诚用户将成为互联网企业竞争的关键。与MSN相比,QQ就是能够把握住用户体验,用方便陌生人聊天、建立用户自己群组、建立QQ相关的可爱虚拟图像等方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淘宝采用即时通讯的方式加强了买卖双方的沟通,战胜了eBay;校内网发展大专院校的在校生,成为学生群体建立网上社团、发布班级通知的首选网络平台,在学生中拥有很高的忠诚度。这些忠诚用户能够忍受互联网企业暂时的不足,聚集人气。

  最后,用户群的喜好决定了同类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成败,而决定用户群从70后转换到80后,继而向90后转换。门户网站的成败由70后的兴趣决定,能够提供稳定及免费的电子邮箱的新浪等门户网站赢得了此次竞争;QQ以及淘宝能够在各自领域取得决定性胜利,是抢占了80后用户,培养了他们使用其产品的用户习惯;而“用户参与并提供主要内容”是当前互联网新型企业获得成功的关键,90后用户已成为市场的引领者。
当一扇幸福之门关闭时,另一扇就会打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收藏:1 | 帖子:5190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