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川溪柳树 于 2010-1-13 11:51 编辑
断桥轶事
华头铁索桥座落在夹江县西南部华头镇上场口的川溪河畔,桥长约50米,加引桥16米共计66米,桥宽1.8米,桥高13米。桥面5根铁索,扶手2根铁索,属铁索斜拉式吊桥。此桥是人们赶集的必经之路。铁索桥自从修建到现在已有近200年的历史了。建成至今曾经断过两次,一次是上世纪二十年代,第二次是1984年。第二次断桥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 断桥的引子
1984年8月13日,当时正值夏天。我的嫂子到家后的河边(也就是川溪河)洗衣裳,正在清洗时,一个六岁左右的小孩小辉就拿着游泳圈下河洗澡。突然小辉就叫起来:“黄阿姨!黄阿姨!你看呵,你看呵,天上有仙女下来洗澡了,还穿着红衣裳呢……”。你龟儿的,乱说些啥子噢,哪里有什么仙女嘛,不要乱说哈,我嫂子回答他。事情就这样过去。
第二天,也就是1984年8月14日傍晚时分,有一对青年男女,一前一后,男的姓江在前面走,女的姓包在后面,始终保持着约50米的距离,准备到医院去看外伤病。包某正好就穿着一件红色的衬衣,那个年代非常时新穿红色的。他俩走到华头铁索桥,包某等江某走过铁索桥后,她才上桥,在离桥头约10米的地方,她就停住了脚步,思量片刻,然后翻过桥护栏纵身跳入川溪河中。
话说包某为什么要轻生呢?事情是这样的,包某和江某是老夫少妻,包某是清水2社人,江某是社会知识青年,文革期间全家下放到金山6社烂田子,由于家庭情况和个人的性格缺陷,婚姻问题迟迟没有解决,谈一个,吹一个。好不容易介绍到包某,答应到女方居住,且还随带老母。结婚后,平淡地生活了2年。就在出事的当天早晨,包某一大清早就上山去割猪草去了,回到家中看见江某母子俩正在吃早饭,她把猪草放下,洗完去吃饭,看见锅里,甑里都没有吃的了,因此而发生了口角,架越吵越历害,导致夫妻俩就打起来了,甚至大打出手,江某就把包某给打伤了,后来经她的哥出来劝住,经生产队、大队解决后才到医院进行治疗。
二、 断桥经过
包某跳入河中,时间已经是傍晚时分。当时有一个人在桥下钓鱼,还以为是哪个洗澡、游泳的人在进行跳水呢,在80年代,华头是游泳之乡,在桥上跳水的人很多。过了好一会儿,确不见有人从水里浮出水面来,才反应过来是有人跳水了。于是他丢下鱼杆,立即跑到街上大声地呼喊:“有人跳水拉,有人跳水拉…..”一时间这消息就传遍了华头街的大街小巷,人们撑着打渔船,划着竹筏,拿着竹杆,钩子就到了包某跳水的地方进行打涝,一会儿工夫的时间,到铁索桥上和桥两边看热闹的人就越来越来多。由于是夏天,刚涨过洪水,水还是混浊的,给打涝带来一定的困难。看热闹的从越集越多,为了看得比较清楚,全部人就站在铁索桥上靠下游的半边,这时铁索桥已失去了平衡,严重倾斜,左下边的两根铁索就不堪重负给压断了,顷刻间,铁索桥就翻了,所有人和桥上的横梁、木板就象下饺子一样,全部倒入川溪河中。刹那间,河面上一片寂静,鸦雀无声,静得几乎能听得见人们的呼吸声。
三、 紧急施救
时隔了1分多钟,河面上顿时沸腾起来,一片哗然,有喊妈的、有叫爸的、有叫大娃二娃的、有喊么姑三嫂的,哥、姐、弟、妹……喊声哭声震天,这声音连同河面上浪花声一起组成了一曲川溪河悲壮的弦律。一会儿工夫,会游泳的人迅速游向岸边,岸上会游泳的人全部跳入河中营救不会水的。不到5分钟的时间,就把掉入水中的人们全部救上了岸,除了那个轻生女子外,无一人伤和亡。现场清点人数情况,掉入水中人数刚好一百单八,其中有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还有孕妇。最大年龄七十多岁,最小年龄只有三岁。
有惊无险,休息片刻之后,人们继续打捞那个跳水轻生的红衣女子。在很多好心人的努力下,终于24日晚上9点左右,在离她跳水下游约60米的地方将尸体打捞上来。从而结束了这场华头历史上跳桥断桥事件。
四、断桥事件外延
华头街上的一些老年人知道此事后,就喋喋不休地念到“铁索桥一断,华头要出刀刀案……”意思是说,只要铁索桥一断,马上要出杀人案。还真的很灵念,铁索桥断的第三天,华头塘边村果然就出了一起杀人案。罗某和雷某因房屋纠纷引起打架,一怒之,罗某将雷某杀死了。
以上故事完全是事实,真人真事,没有半点虚构成份。事情已经过去了二十五年了,可能没有什么文字记载,今日偶然回忆,简要叙之,让人们永远记住1984年8月14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