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测试之反恐精英 1.6
上面两个人从娱乐性游戏的角度上面对产品进行了分析,但是从竞技类游戏上面看,007会给出什么样的答案呢?让我们听一下他的专业想法。 007:我测试的游戏是反恐精英1.6版,这个游戏我已经玩了8年左右的时间,期间使用的鼠标主要是微软的IE 3.0和IO 1.1。为了参加这次横评,我对每款产品都进行了一定时间的使用。 
反恐精英 1.6 截图

反恐精英 1.6 截图
首先看双飞燕的两款鼠标,他们给我留下的印象非常的好,747的感觉其实像是中国人版的IE 3.0大小更加舒服了,而且它们都有神定系统,这让我在游戏中不会因为鼠标灵敏度太高感觉到准心抖动的情况。另外的东方手感觉也很好,我之前一直使用很标准的人体工程学产品,这类鼠标第一次用,一开始不是很习惯,但是后来发现手感灵活多了,挺舒适的,但是需要时间来适应。
雷柏的V8我感觉要强于V2,这两款鼠标虽然手感上面变化不大,但是很明确一点,就是V8采用无线设计,在游戏时更加随意,V2虽然手感一样但是却有了线的拖拽感。在使用的时候他们的操作杆也基本一致,属于平滑的类型,在鼠标平移的时候更加平稳,操作感不算上成,但也绝对够用了。 罗技的G9X和G500我本人倾向于G500,虽然功能上面不如G9X,但是绝对稳定,对于竞技游戏而言更需要这样的产品。G9X虽然有换壳的功能,但是重量也是使用中的问题,综合这几点,还是G500更适合竞技类游戏。 微软X3给我的感觉不错,在游戏的时候比较稳定,整体也很轻,长时间的使用不会太累,比较突破的两片打贴脚不错,在鼠标垫子上加大了操作感,我觉得是目前微软比较成功的产品之一,但是相比较之下X8就没那么好了,和V8差不多,重量过大,长时间的使用很不适应。 精灵的Ergo 555、技嘉M8000、惠普的VooDoo DNA镭射速龙游戏鼠标给我的感觉就是简单定义的游戏鼠标,没什么竞技游戏能力,很标准的一种产品,没有为电子竞技专门设计,细节方面还是主要以大众化人群为参考。 相比较而言,Razer和SteelSeries的鼠标就更加有针对性,曼巴蛇其实就是升级版的蝰蛇,在使用上面和蝰蛇很像,但是帝王蟒细节把我的不错,比如可以更换位置的侧键就是它的一大亮点,我就是把侧键放在靠中间的位置。接下来是Xai,Xai很符合我的使用习惯,上手非常快,基本不需要适应,很大众的手感,而且贴脚部分很大和鼠标的接触很宽,鼠标垫即使很粗糙也不会有过分的颗粒感,细节处理得很好,在游戏中,尤其是CS时,鼠标的平滑与稳定很重要,在这方面Razer的产品和SteelSeries的产品要强于其他品牌。
2009年游戏鼠标横评——游戏测试 |
| 孙雷 | 杨佳 | 007 | 平均分 | 双飞燕747 | 9 | 9 | 9.5 | 27.5 | 双飞燕东方手 | 9.5 | 9.5 | 9.5 | 28.5 | 雷柏V8 | 8.5 | 9.5 | 9.5 | 27.5 | 雷柏V2 | 9 | 9 | 8.5 | 26.5 | 罗技G9X | 9.5 | 9.5 | 9.5 | 28.5 | 罗技G500 | 9.5 | 9 | 9.5 | 28 | 微软X8 | 8.5 | 9 | 9 | 26.5 | 微软X3 | 8 | 9 | 9 | 26 | Razer曼巴 | 9.5 | 9 | 9 | 27.5 | Razer帝王蟒 | 8.5 | 9 | 9 | 26.5 | SteelSeries Xai | 9.5 | 8 | 9 | 26.5 | SteelSeries Kinzu | 8.5 | 8.5 | 8.5 | 25.5 | 技嘉M8000 | 8.5 | 8 | 8.5 | 25 | 精灵Ergo555 | 9 | 9 | 9 | 27 | HP VooDoo DNA镭射速龙游戏鼠标 | 8.5 | 9.5 | 9 | 27 |
写在最后: 目前所有的测试项目都已经结束,从三名评测人员的打分和叙述来看,他们针对不同产品都有着不一样的要求,首先是孙雷,他希望产品能功能化一点,外观更加漂亮,可以说是更加符合大众游戏玩家的口味,当然他喜欢的游戏主要是FPS,手感要求很高。而杨佳测试的游戏是红色警戒3,这款游戏要求鼠标是灵活,正好相反于孙雷,但是功能上面杨佳的需求和孙雷一样,这都证明一个问题,普通的游戏玩家更加注重产品的外观和功能相结合。
而007这名电子竞技发烧友则和他们相反,对于竞技游戏他要求产品更加稳定和实用,功能多的产品也必须手感舒适,当然他的要求可能过于极端,但是电子竞技这样对数表要求极端的行业,这也在情理之中。目前横评基本结束,读者其实可以和这三名参与品测得人员相互比较一下,看看你更倾向于谁,这样,你在挑选产品的时候就更加清晰,而且有了很贴合的参照,当然这也是我们这次衡平的根本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