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大圣 于 2017-5-12 18:05 编辑
悲剧的艺术特色 —戏剧进校园第七讲 “悲剧表面上是让我们体会到剧中人物的苦难,而实质上是引发我们探寻悲剧形成的原因,产生一种崇敬的美学思考”。 夹江县戏剧曲艺家协会与云吟职中联办的“戏剧进校园”活动第七讲“悲剧的艺术特色”于5月11日下午在云吟职中举行。主讲教师孙建宏深入浅出地讲授了“悲剧定义”“悲剧的种类”“悲剧的代表作者及作品”“悲剧的表现手法”“悲剧的力量”五个部分,和学生们讨论了古希腊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曹禺的《雷雨》、英国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关汉卿的元杂剧《窦娥冤》等悲剧作品。 最后,师生们共同观摩了由著名剧作家严西秀编剧,战旗话剧团关大心导演,巴蜀笑星叮当主演的谐剧《川军张三娃》
鲁迅: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撕碎给人看。
从观众心理学来说,悲剧就是让人悲哀、忧伤、痛苦、绝望、流泪的作品。
从戏剧理论来说,悲剧就是人物与现实矛盾的冲突,达到不可调和而引起的悲惨结局
悲剧之父是古希腊的埃斯库罗斯
悲剧的力量大于喜剧
悲剧的表现形式为直接进入,循序渐进,对比表现
中国元代杂剧《窦娥冤》是中国的四大悲剧之一
《川军张三娃》是谐剧表现重大历史题材的第一次突破。
抗战时期,上百万川军出生入死,抗击日寇
回答同学们的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