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严重拥挤的木城街
过年时或者遇到赶集就这样,交通成这样,怎么办? 哇,木城街上那么多人啊。木城这次遭撤棚这些没有哦? 不知道呢,好久没回家乡看了,估计也是撤几天,完了又开始了吧,治不了本的~ 摆摊子的就占了一半。我想起了以前甘江赶场的时候。 我去过甘江,街道宽了,也没那么拥挤了~木城现在就是还没有政治,落后~ 对头,木城的卤鸭特别好吃,一说到它我就想要流口水,真的太棒了,在外头跑也吃了不少的卤鸭,但是没有哪里的卤鸭能比得上木城的卤鸭了~不说了,在说,口水真的流出来了~ 像这样的拥堵的情况正常的很啊 。楼主 经济没有跟上,还是延续这祖辈们生活的方式,赶集 古镇的困惑
靠筑木围城可以抗击张献忠的屠杀,却挡不住木城青年对外面世界的向往。
改革开放打开了木城青年的视野,一批又一批木城青年从青衣江畔走向祖国的四面八方;一批又一批孩子告别木城的穿斗结构的学校到夹江县城钢筋水泥的学校就读,木城的常住人口越来越少。据木城镇汪书记和吴、代副镇长介绍,今天的木城人口18500多人,其中城镇居民2000多人。农村和城镇劳动力近40%的外出务工。每年迁移户口的住户不少,近20年来城镇人口锐减20%,当城市越来越闹热的时候,我们古镇却变得越来越冷清。这里曾经是省文化厅命名的唢呐之乡,有赛龙舟和奏唢呐的传统,而今这些传统正在被人遗忘。如何保存和发扬古镇的文化传统是古镇目前的困惑。古镇迎宾饭店的代胜尧告诉笔者,他家里兄弟姊妹的三个小孩都到夹江县城去读书了,菜市口饭店的熊维光说在菜市做生意的每家人户几乎都有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和在县城读书的小孩。
而今古镇上那些古老的穿斗房正在被样式呆板的水泥建筑一天一天的吞噬着,一排一排清代雕花木屋的命运怎样也许是古镇棘手的问题。
漫步在木城后街的石板路上,您会感悟到这是一个老年人的世界。平时,十有六、七的家庭关门闭户,在开门的住户门前通常只有一两个老人依门而坐,或聊天晒太阳,或闭目养神,只有在礼拜或者傍晚才能看见小孩身影。在一个露天棋牌活动所,笔者看见了玩纸牌的长者,他们绝大部份是70高龄以上,鲜有年轻人。后街的清代木建筑谈不上有特别的建筑价值,但即便是木城这样的木结构建筑,四川的城镇已经鲜见,况且木城的上街、下街木屋都基本保存完好,木城木结构的房子尚存70%左右。木城的木屋没有阆中古镇的高大和精美,但决不小于黄龙古镇的规模,只是它没有黄龙的人气与名气。是保存这些古老的建筑还是再造一个全新的城镇是目前摆在古镇面前的另一个困惑。 有图有真相、、、、 还没去过那里
到是吃了木城的卤鸭子了 还没去过那里
到是吃了木城的卤鸭子了
星星 发表于 2009-7-15 20:16 http://bbs.52jj.net/images/common/back.gif
味道不错吧、 呵呵,是的哦。木城的嘎嘎儿还多好吃的! 过年的时候,我还是呆木城及占个塌塌摆地摊....
发展蛤第二职业.... 过年啊,真是人山人海啊,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你还摆地摊,那估计只有到木城电站上去摆了那里人还少些~{:4_147:} 对嘛,到时候你来照顾我生意... 对嘛,到时候你来照顾我生意...
古灵精怪 发表于 2009-7-17 10:17 http://bbs.52jj.net/images/common/back.gif
好啊,多摆点火炮子嘛,我来照顾你~5角钱一盒的答答炮有米呆? 木城现在好多了没那么拥挤了 热闹!很好!这才能集中体现现在人们的幸福生活嘛,车水马龙,挥汗如雨。
繁华热闹哈,要是整来冷冷清清的就不好玩了。 就赶场的时候闹热点
过了上午以后就冷清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