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吸血大魔王 于 2011-7-21 19:32 编辑
在我们这群80后之中,谁人没有年少?谁人没有童年?谁没有难忘的读书岁月?谁不想在父母的呵护下,安安稳稳,快快乐乐的过到我们18岁的成年?
当我们唱起罗大佑的《童年》的时候,你是否会想起自己那些无忧无虑的曾经?读幼儿园的时候向父母撒娇,读小学的时候和同学做游戏,读初中的时候开始和父母顶嘴,叛逆,读高中了,觉得自己长大了,可以和自己的兄弟去喝酒和闹事了,可以和自己的姐妹去逛街和放肆了。
但是当我们离开父母,进入大学校园以后,才知道离开父母的呵护以后自己是多么的无助。如果父母不给我们钱花,我们能在学校里面呆下去吗?但是我们却不知足,我们仍然认为这是我们该得的,因为我们还在读书,所以我们的父母应该供养我们。
其实我们是很幸福的,只是我们不能体会。因为没有人和我们做生活的对比,我们看不见别人的童年,看不见别人的酸楚。在学校,老师们会给我们讲一些故事,在电视上我们总能看到哪里的贫困地方的人们又是怎么样怎么样的。但是我们依旧无动于衷。因为我们没有和他们接触,没有亲身起体验。
当然相比我们80后来说,90后这一代就更加幸福了。可以说很大一部分都衣食无忧。所以90后出了社会最受瞩目的焦点——“灰主流”一族。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了90后独特的魅力,感受到了他们的活力和这个社会进步所带来的影响。
在我现在所在的工地上,同样也有90后,但是他们,并不是某工人的儿女,更不是包工头的子女,而是这里的小小工人!
我们先来看这个娃,今年刚满20周岁。
其实这并不算什么,这一点也不让我感到吃惊。后来我才知道,原来他已经结婚了。我顿时就汗颜了。男人20可以结婚吗?后来才了解,原来在他们的眼里,根本不知道有这样的规定。 附上一些工作的照片:
接下来看这个小姑娘,今年刚满19岁。
其实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19岁嘛,不过大家是不是觉得有点成熟的味道呢?这个让我更吃惊的是,人家已经是3岁大的娃的妈了,和老公一起在这个工地上工作,不过她老公居然比他大十多岁......
啰嗦得有点多了,接下来才是我们的主角:
这娃娃,今年还没满17岁,6月1号那天我们还给他买了糖果。呵呵。大家看照片,看这张稚气的脸庞能告诉大家多少有关这个90后的小少年的故事吗?这张稚气的脸能够写出他的开心与不开心吗?这张稚气的脸庞和我们的17岁,在他这样的花季的时候所有的特质是一样的吗? 每天我在7点半的时候起床,8点洗漱完后,徒步来到工地的时候,这娃娃就已经在干活了。我来这里的两个月里,除了在儿童节那天上午没见他上工之外(包工说放他一上午的假),其余的时候是天天在,不管是刮风还是大太阳。因为他知道,只有上工才有工资拿。像他们这种工人工资是以天来计算的,而不是按月来发放的。所以你干得越多,拿得就越多。我也经过了仔细的观察,这娃娃干活不仅勤快,而且很积极。什么都会干,不管是扎钢筋,还是焊接钢筋,又或者是浇筑混凝土和模具的锁牢等等。而且基本上就没想过要偷懒,这个做完了,就会看看其他地方需要他的帮忙吗。如果需要他就兴冲冲地,又蹦又跳地跑过去帮忙。累了,就一屁股坐到地上,耍耍安全帽。但是在十分钟之内又开始了努力的工作。
在这里,他就是大家的开心果,整天上工都是乐呵呵的。工地上的所有人都不喊他的名字,都叫他小娃儿。似乎他也很喜欢这个称呼,每天都是一副很开心的孩子状,干活的时候也是又蹦又跳。真真正正的就是一个很天真的孩子,很高兴这份童心依然未泯。每次到工地上来,他们休息的时候我自己都忍不住想上去逗他,和他说说话。听听看这个小小工人的上班感想。
刚开始的时候,这娃娃还很羞涩,一副害羞的小样儿,后来渐渐地混熟了。攀谈得比较多了,慢慢地,我们从一些无聊的扯谈,谈到了他的家庭,他的父母,他的童年。我很是好奇,对于这样一个未满十七周岁的少年,父母为何不让他上学,而要叫他来这样辛苦的工地。记得有个今年马上就满20岁的弟娃还给我说过,别喊我去工地工作了。再多的钱都不够,身体吃不消。不过我看这个娃娃身体也一般,说胖吧?不算胖啊,虽然稍微比你重了一点,但是在身高和体重的比例上,还是你占优势的。 慢慢地我才了解到,原来他不是才到这个工地的,从2010年1月这个工地开始动工他就一直在。而且跟着这个包工在这之前就已经干了1年多点的活路了。也就是说这娃从14岁多点点开始就离开家,独自在外面打工,挣钱了。14岁啊,多么好的一个花季年纪,没有读书,却开始了打工的生涯。我没明白这孩子的父母到底是怎么想的,为何不让娃娃读书,而要让娃娃出来上班,而且是跟着这种容易出现事故的工作。难道父母都不担心的吗?我原先以为是他自己读书成绩不好,愿意出来打工上班的。后来才知道原来他出来上班是父母允许的,也是父母喊的。他在读书的时候成绩不说很好,还是一般的,属于中等。我看着他那双稚嫩的眼睛,很容易知道他并没有说谎,他也没有说谎的必要。但是这样我就更诧异了,父母为何会让一个才14岁的孩子远离家乡,远离父母,在危险的工地上奔波。父母都不心疼自己的孩子的吗?他的回答让我震惊,“我有个哥哥,要结婚了,在家呢。我妈妈和爸爸就喊我出来上班,挣钱给哥哥结婚时用。”
他极其天真的看着我,但是我之无语...... 这样的父母!都是自己的儿子,为什么要这样的待遇。所以我就问他经常给父母打电话不,他说不经常打,因为打过去父母要骂他。而父母也不经常给他打电话,一般是有事了才会给他打电话。而且经过一个月以来我慢慢地了解到,原来他从去年一月到今年1月仅仅是过年才回去过,其余时候都在工地。而且回去的时候工资的98%都交给了父母,而只留下了很少的一部分给自己。我问他为何不多留一点给自己。他居然很天真的告诉我,妈妈说我一个人根本用不到多少钱的,工地上又包吃住......
我不知道我该说些什么,记得我来这里他和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是监理啊?你穿的衣服真好看。天啊,我的衣裳根本不是什么名牌,都是几十块钱的便宜货而已。如今回想起来,这两个月我看到他穿过的衣服,除了工作服以外,就是一条小牛仔裤和一件黑白相间的T恤了。自己一年好不容易挣下2万多一点,竟然只留给自己不到一个月的工资,而要用这些工资来用一年!工地上发工资很不准时,他们经常是1月份的工资要5月份甚至是6月份才能拿到。整来有些人干脆就拿年薪了,一年才发一次。原来这孩子除了在工地上干活,就是在寝室里面休息。在峨边来了接近一年半了,就没怎么上过街。更别提买什么衣服那些东西。 我不是很相信这些,我就在想,这怎么可能啊。我们在这个年纪的时候,谁不好动啊?谁的脚不野啊,不喜欢到处跑啊。父母怎么会如此对自己的孩子呢。后来问了包工,原来这包工和这孩子是老乡,都是泸州的人。经他证实,他当时带这小娃儿出来的时候,这娃娃家里确实同意他出来干活的。我听到这里就更加无语了。
我就想起我们在这个年纪的时候,生活是多么美好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衣裳不用洗,被子和枕头那些也不用洗,只要有父母在,我们就什么都不用愁。因为爸爸妈妈总是爱着我们,总是要给我们做我们认为是应该的事情。总是会给我们钱花。但我们还不知足,我们还要这个,要那个,我们的父母总会想尽办法来满足我们。 但是他呢?这个才17岁的娃娃呢?他的父母在做着什么?他的生活是个什么样的,我就在想如果我换成他,我父母如果这样爱我的哥哥,而没这么爱我。让才14岁的我出来挣钱养我那个已经成人了,要结婚的哥哥。我会是个什么样的感受,我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连想都不敢去想。但是这个娃娃呢?你再回过头去看那张他的正面写实照,那张稚气的脸庞是否在向我们诉说着他这个不公的人生,是否充满了怨念,是否觉得自己很可怜,是否觉得父母很亏待自己,我想肯定没有。你也看不出来。 我问他你有埋怨过你的父母吗?他给我说了一句话我很感动。他告诉我:“没有啊,爸爸妈妈有他们的苦,我在家知道,我读书的时候他们每天起得早,睡得晚。哥哥要结婚了,家里要修房,没有钱,哥哥的婚就不能结了。我看到他们还是多辛苦的,我觉得我还是可以帮他们做些事情”...... 我很震惊,十七岁的娃娃,就能懂得这样的道理。回想起我们像他这个年纪,我们都在想些什么,都在做些什么,现在这个年纪的90后们,那些拿着爹妈辛苦赚来的钱去玩什么“灰主流”的小娃娃们,你们情何以堪?我们拿我们的童年来对比一下他的童年,是我们幸福还是他幸福?为什么我们只懂得抱怨和责怪别人,而这样的一个小孩子却可以如此的豁达。 难道我们还不如一个未满17岁的小小工人吗?
[music]#53065_1[/music]
最新工作生活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