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唯一宝儿 于 2010-1-11 10:48 编辑
戏 文/谢美平
戏是一种文化,对于戏文化,我是一个十足的外行。当我用外行的眼光去欣赏的时候,就把戏看做一种舞蹈,或者是体现生活的另一种方式。
台上的戏子,穿错衣服,唱错调子,走错戏步,我肯定不知道;京剧、川剧、豫剧,甚至包括昆曲,我全部不能分辨。从表面观望,我惊叹他们浓厚而严肃的妆容,还有那些五彩缤纷的绸缎,其余一些关于文化的东西,还得让内行来品味。
戏文化我的确不懂,但是很多时候,我感觉戏还是有很多可爱的地方。
京戏《红鬓烈马》不仅描写了男性的自私,还道出女性与青春的愁苦。薛平贵致力于他的事业功名十八年,家妻犹如守寡地生活。当他最终回到寒窑探望之时,这个女人的青春与美,已经让一个婚姻叛徒的寂寞和牵肠挂肚给作践完了,不过团圆的欢乐让她忘却了所有的辛酸。出于责任或者世俗眼光,他封她做了皇后——代战公主领土里的皇后。他也不为她仔细地想想,这样是在一个年轻貌美的妾的手里讨生活。后来,皇后当了十八天就死了——她没这福分!功成名就的富贵,不是她享受得来的。苦苦十八年换短短的十八天,真是一个悲剧!纵使薛平贵对家妻冷落旁骛,但是依旧被写成一个好人。这就是戏曲可爱含蓄之处。
川剧的“变脸”表演我至今才明白,脸上的花纹不是浓妆,而是整张脸谱。我小时候,更称得上一个对“变脸”富有浓厚兴趣的外行,当时不明白为何在转瞬间戏子的脸可以变一个花样,当时纳闷着化妆的速度原来可以出其不意地快。既然参悟不出其中的花俏,索性把戏当魔术看,虽然听不懂依依呀呀的唱词,不过仍旧别具一番情趣和风味。
我说戏是体现生活的另一种方式,是出于我的心得。
戏曲比现实生活来得直接多了。不论是男女间的情情爱爱,或是对社会抱有抽象般的不满,都可以痛快地唱出来,是真是假,就得台下的观众去分辨。你说唱得不好,他说就是这一种唱法。最后搞得大家都不知其意。这就避免了在现实中坦然表达的尴尬。
戏曲中还有一些生活态度,通过这样的渲染,戏与生活联系得更加关切精密。
刘学斌(江津川剧团退休演员,江津戏剧曲艺家协会会员),现已86岁高龄,但是仍旧活跃在川剧的舞台上。脸上的皱纹不是浓妆就能遮掩的,但是青春跳跃的精神也不是岁月可以束缚的。这就是生活的态度,细腻且不屈服。
常说“人生如戏”。那么我也是一个戏子,要唱什么我不知道,唱得如何我也不知道。直到最后,我的观众对我感慨道:原来一直在演戏!我这才醒悟,原来真的在演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