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千语千寻 于 2013-8-21 16:57 编辑
老在城里窝着,宅得实在有些悲催。若不是前天早上,发现人民银行宿舍外的马路上,横着几袋谷子排在车位实线里,都不知道稻谷已经收割了。太不像话啦!
惦念着秋收后的田间小景,傍晚时分便与他一道回中兴老家。快到中元节了,也得回家给已故的亲人烧烧纸,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概是不能丢的。
车行过黄土中学,视野渐渐开阔起来。
公路两旁的稻谷已经收割完毕,举目皆是密密扎扎的谷桩子。也有收得早的田里,稻谷桩上又新发出一丛丛嫩绿的叶子,与旁的地里玉米秸杆在视线里齐齐挨挨的并作一处。远远望去,深深浅浅、黄黄绿绿,阡陌交错,间或三两个农人穿梭其中,像极了印象派大师们的唯美写意作品呢。
艺术源于生活,处处留心你就会发现,美景在身旁,俯拾皆是。
立秋已过,天气依然暴热,大概这天时也是为着方便农人们晾晒丰收的劳动果实吧。沿途皆是人们满含着笑意收谷子的身影,如此暑天我们觉着难受,可是晒谷子就毫无压力了。这是秋收的喜悦呢,想想心里便觉释然了。 又看见些玉米垛的顶子上,覆盖着塑料编织袋防雨防潮,上端用细竹片捆了一圈,看模样倒像个挺着将军肚的稻草人头戴了一顶尖尖帽儿,滑稽又可爱。不得不感叹,智慧在民间。
过了马村一碗水,再往前走是雷庄岩。其时太阳已将西沉,残阳如火映红了半边天。艳阳天,晚霞也分外好看,望过高山顶上,两朵红彤彤的云朵变幻着身姿,像极了两只可爱的小狮子打着滚儿顽耍嬉戏。太阳的周围氤氲着一圈暖暖的光晕,倒像慈祥的母亲爱怜地望着自己的孩儿们。
公路右侧的马坡山下,有一片茂密的树林。林间一条蜿蜒的小河,静静流淌着。
河畔那一树树的青岗林倒映在水面上,灵动而诗意。
出了中兴镇场口往丹棱方向,路况就变得糟糕起来了。大坑小荡,每有车辆经过,大片的尘土漫天飞扬扑面而来,雾得人眼也睁不开;若是下雨就更惨了,被甩一身的稀泥浆,活脱脱真人版“泥娃娃”。有那底盘矮的车车,陷进大水坑里熄火也是有的,这大概也是我们少有回老家的原因之一吧。
我和他还在计划着,待我们双双退休了,还是要回农村养老的。
再过个三二十年,这路也总该修好了吧。
到家啦!先去渔塘边转悠一圈,连着大晴天雨水少,渔塘的水不似往常那么清幽了,但是塘边的倒影依然清晰可见。勤劳的村民们,还在田地里辛勤劳作着。邻居家一只刚做了妈妈的狗狗,冲着我一边吠叫,一边又不迭的摇着尾巴撒着欢儿,真是一只奇怪的狗狗呢,大概看咱是个面善的主吧。
狗主人是位和蔼的老奶奶,偶有回乡,不知依着辈分该称呼她什么,就冲她微微一笑,奶奶便客气的招呼我去她家里坐一会。一边看她娴熟的收谷子,一边掏出手机随拍了几张照片,奶奶也不躲避,乡里人家多是如此,朴实的本分没来由的让你觉着亲近。
今晚的月亮升起得格外早,这边厢太阳还留恋在远山之巅哪,那边厢已隐约的银辉洒落枝头。一边是斜阳,一边是满月,可是没有并在一处。远远的望着,感叹这样神奇的天象。
他去对门山上,给已故的父亲烧纸。我本来是要同去的,可是被塘埂边小路上,丛生的茅草绊住了腿,一会功夫就火辣辣的又痒又疼起来,万不该忘了回乡不能穿短裤这一茬。他说,有这份心意就行了,他自己一人去,也无妨的。只好作罢。我那善良的老公公,他老人家会原谅我的。
婆婆烧锅,老公上灶,柴火鸡柴火鱼很快做好了,味道就是跟他在家里做的大不一样。婆婆在桌上,不停地招呼我和老公吃菜,想着一年到头我们也在一起吃不了几顿饭,不禁有些心酸酸的。这菜多是吃给老人家看的,多吃一些又何妨(公公是位老兵,老山前线回家染疾,已经故去二十多年,婆婆一人寡居这么些年拉扯大俩孩子,太不容易了)。
给婆婆带了手机回家,她一开始坚持不要,说家里有座机还要那玩意干嘛,觉着年纪大了,又觉着自己笨的,怕不会使用惹人笑话。老公就一遍遍地教她怎样开关机,怎样解锁,怎样设置....我嫌他的解说过于繁琐,几次想插嘴都被他用眼神制止了。到底是亲疏有别呀。但是,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婆婆平时少有进城,说是不愿给孩子们添麻烦。不过这乡间确有乡间的佳处,路况不好污染也相对要少些。特别是到了夜间,空气湿润,凉风习习,满山的松林伸展着枝丫,沐浴在月亮的清辉里;草丛里各样不知名的虫儿们放声鸣唱,可是不觉得嘈杂,那是大自然最美妙的交响曲,是乡间的夜晚最壮丽的乐章。
临走照例又是往城里带回一堆婆婆自己种的菜蔬果品,有娘疼的孩子像块宝呀。行走在是夜的乡间小路,聆听老娘的叮咛嘱咐,送了又送,手儿挥断,终于看不见她送别的身影。
想着她寂寞的大半生,不觉眼角又有些泛酸了。不过她本人对生活的态度倒是蛮乐观的,从不觉得自己有多累,有多苦。心态好,一切便好了。唯愿她老人家晚年安好。
对了,乡间的晚上听了央视音乐频道high歌汇,安与奇兵组合的一曲《红山果》深深打动了我的心。歌手几乎是清唱,其纯朴、清新、自然的演唱风格,声声透着原生态。那柔美与粗犷完美结合的音调,和曲子里朴实温暖的故事,所演绎的返璞归真的生活理念,直让人身心舒畅豁然开朗。
是当之无愧的“东方民谣”。
与友友们分享之,祝亲爱的们家庭和美,恩爱百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