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时事/爆料   唤醒生命 塑造灵魂——中小学校长“论道”教育教学
返回列表
查看: 1583|回复: 1
收起左侧

唤醒生命 塑造灵魂——中小学校长“论道”教育教学

[复制链接]

1559

回帖

60

好友

2万

经验

鱼跃龙门

威望
30

草根记者论坛顶梁柱

发表于 2012-1-14 14:55: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前,我市举办中小学校长“论道”大赛,11位获得“特别奖”的校长纷纷上台“论道”。校长们的“论道”,充满了理性思考与真知灼见。教育不能脱离实际,教育不能缺乏爱心,教育必须办出特色,成为他们的共识。本报摘要刊登11位校长的精彩观点,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借鉴。

校长“六面观”

乐山外国语学校校长 杨伟

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是学校的中枢神经。陶行知先生曾说:“一个好校长就意味着一个好学校。”可见,办好一所学校,关键是校长。我认为校长应具有使命观、精神观、治学观、教育观、教学观、文化观这“六面观”。

使命观是指校长应具备明确的价值观,具备对教育执着追求的使命观,督促团队成员按团队理念努力工作。同时,校长应具有优秀运动员顽强拼搏的精神,并把这种精神注入团队成员灵魂,使坚强毅力、顽强斗志成为一种传统,这种传统就是别人无法复制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校魂。校长应具有治学观,要经常带领团队成员研究教育教学等学问;校长不能没有教育观,并且应是素质教育的倡导者和推行者;校长应有教学观,要谨记教学质量是每位校长不断向上攀登的高度;校长要有文化观,更要具备校园文化情结,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塑造阳光教师团队,促学校可持续发展

乐山市徐家

如何在实现教育的理想与面对困窘的现实之间找到平衡点、结合点,让教师精心教书,潜心育人?我们的做法是唤醒教师的生命觉醒,打造阳光教师团队,并为这一目标的实现寻找精神支撑。

教育是人格培养人格,生命唤醒生命的过程。唤醒教师的心灵,从而让教师像阳光一样去唤醒学生的心灵,这是作为一个校长义不容辞的责任。校长要努力做员工的“精神领袖”,专注于员工共同价值观的培养,并把这种教育思想和价值取向传承下来,内化为学校的魂,固化为学校的文化品质。

生命需要阳光,阳光心态是我们精神生活的一种积极追求。培养阳光教师,首先要创设阳光环境,其次要推行阳光管理,搭建阳光舞台。此外,开展有益身心的文体活动等,让教师以一颗阳光的心面对工作和生活。

以平和的心态做教育

乐山实验中学校长 马强

平和,是一种教育眼界,真才美;平和,是一种教育情怀,爱才美;平和,是一种教育生态,和谐才美;平和,是一种教育智慧,科学才美;平和,是一种教育心态,幸福才美。教育是用一个智慧生命开启许多的智慧生命、用一个心灵唤醒许多的心灵、用一种人格影响许多的人格、用一种热情去温暖许多生命的活动。教育的目的不仅是知识的丰富、智力的成长,还有情感的浸润、意志的砥砺、人格的完善、心灵的圆满,进而体验到一种精神上的幸福。教师以平和的心态做教育,淡化的是功利,强化的是自己和学生的发展;追求的不只是做技能型教师,更看重的是做人生导师。因为平和,更能有诲人不倦的持久;因为平和,更易把爱心化作促进孩子们成长的雨露。

立足原点 回归本真

乐师附小校长 罗羿

我们应该如何培养现代小学生?小学教育的原点在那里?小学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窃以为,教育的核心应着力于人的素质的全面培养。而小学教育的原点在于通过教师的专业引领,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让学生快乐而个性地成长,其本质就是要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如何回归小学教育的本真?我认为,教师是回归本真的关键。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牢固树立学校发展,学生发展,立足师本的理念。因此,立足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立足教师职业幸福的增强是关键;活动是回归本真的载体,因此要立足课堂让孩子快乐学习,立足课外让孩子放飞梦想;学生是回归本真的核心,因此要营建环境凸显真环境,面向全体彰显真个性,开放办学体现真教育。

成人、成事、成校

峨眉一小校长 李庆九

什么样的科研才能兴校?什么样的科研策略才能持久兴校?反思之后,我们形成了“在课题研究中成人,在校本研训中成事,在交流合作中共享研究成果、共谋学校发展”的新的科研兴校策略,迎来学校新一轮发展。

我校把“成人”作为课题研究最根本的目的。一再通过课题研究,让教师得到锻炼、获得科研素养、形成研究自觉。同时,在新一轮“科研兴校”之路上,把校本研训作为课题研究沉入实践、服务实践,解决实践问题、提升工作实效的重要工作,真正实现了研究工作的点、面结合,实现了对学校工作的整体推进。

以“性、心、情”论道学生之发展

峨边彝族自治县县街小学校长 李世明

学生发展在于“育性”、“养心”、“怡情”。成人之道贵在育性:人性发展为教育之根本,人性发展的过程为扬善抑恶,人性发展的结果为形成个性人格。“凡道,心术为主”——育性之道贵在养心:养心有其理论重要性和现实必要性,养心之法在于“积”,在于长期的实践体验,“养心”之内容在乎“五心”。道始于情,情生于性——养心之道贵在怡情:情商乃不可或缺的成功之道,情感教育缺失严重,有其家庭和学校的问题,乐教与乐学要相互促成。三道统一,即为育人之道。

“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沙湾小学校长 徐育刚

一代文豪郭沫若成长的事例证明:书本外的实践教育,和书内同等重要。我们一直在探索并实践着“如何依托环境创造走出校园的实践课程”,在确定课程本位特色的基础上,提出“从地域特色走向课程特色”的课程建设思路。

基于沙湾区的地域资源特色,学校构建自己的实践校本课程。学校立足地方办特色——立足“钢城”,做足、做实“钢铁”文章,实践性校本课程《钢铁是这样炼成的》也应运而生。随后,学校依托资源助探索,基于生本建体系,依靠实践出成果——形成了沙湾小学校本课程《钢铁是这样炼成的》成果集。其次,学校从课程建设确立育人目标,针对目前“几多几少”现象和忽视校本课程的目标拓展的现状,学校深化校本课程的育人目标,并通过校本课程的建设、企业文化精神感染,影响教师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明确了教育孩子不仅仅只是课本知识,更要从精神上去引导孩子。

创造学生需要的教育

夹江外国语实验学校校长 张学勤

学生最需要什么样的素质?那就是“生存与发展”。教育就是要促进学生发展。围绕“创造学生需要的教育”这一办学理念,夹江外校教师有了一种崭新的教育视野:凡教育必着眼于是否有利于学生真实有益的需要,凡教育必着眼于是否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学生需要实践,这是当今教育的薄弱环节,也是永恒的课题。脱离社会的教育不是真教育。学生要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因此只有真正走进社会,亲身去体验、感悟生活的本来面目,才能“触一发而动全身”,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需要快乐。“给学生快乐”这是现实的需要,也是理想境界。夹江外校大胆改革课堂教学,推行以“导学型”课堂,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从讲授走向合作,是轻松、愉悦、民主的课堂,学生能力得到了提升,潜能得到了激发。

学生需要张扬个性,以材施教、差异发展、张扬个性,这是对教育现实的严峻挑战。夹江外校通过分层教学、小班化教学、社团活动、校园活动等,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取得明显成效。

教育应让生命更加充满活力与梦想

乐山市柏杨小学校长 魏敏洪

学校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学校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在不断健全学生人格和完善学生人性的过程中,努力促进师生生命的共同发展。学校关注文化建设,不仅可以凝聚师生的人心、提升办学的水平,而且更能彰显生命的价值。乐山市柏杨小学一直致力于学校的文化建设,力求通过特色文化建设,努力让师生的生命更加充满活力与梦想。

在办学理念中明确——让学校成为师生健康成长的乐园;在特色文化中定位——以生命活力教育为主体的柏杨文化;在环境创设中彰显——让校园的每个角落充满活力与梦想;在学科教学中倡导——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对生命的尊重和梦想的追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犍为县罗城中学校长 胡泉

学校是什么?教育的本原是什么?治校之道的核心是什么?校长应具备哪些品质?校长应该做什么?11年的问道之旅,我问得并践行着以下三道。

问得第一道:正道。学校要有浩然正气,要坚持聚力树气,才能风清气正。我的座右铭是“正人先正己,立己先立人”。“公为上,行为正”是我对教职工的承诺。

问得第二道:独道。走不一样的路,坚持创新才能生道。我有自己独到的明确的教育思想——立人教育思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校庆的独到、学校楼名的独到,是对教育本真的回归,文化的传承。

问得第三道:通道。在正道、独道的基础上,学校仍坚持走大家都拥有的道——三支队伍建设之道、三风建设之道、常规建设之道、文化育人之道等。

做学校发展的引领者 做特色校园的创建者

井研县研城中学校长 汪伟

一任好校长,可以带一片名师,造一方英才,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一名校长,更应该做学校发展的引领者,做特色学校的创建者,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把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因此,我认为校长应做领跑者,用榜样示范行为带动学校发展;校长要做思想者,要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引领学校发展;校长要做实践者,带领师生做特色校园的创建者;校长要做反思者,用深刻的教育反思促进学校发展。

来源:乐山日报
爱生活、爱夹江。

166

回帖

8

好友

3111

经验

青衣鱼王

威望
30
发表于 2012-1-16 00:3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比人强力支持!教育乃兴国之大事!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收藏:1 | 帖子:4571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