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书于约2千年前的《神农本草经》——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着作,载药365种,分为上、中、下品,书中说:“上药120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不伤人。”“中药120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下药125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就是说,上品药大都属于营养滋补强壮的药品,无毒可久服,如人参、大枣、甘草、枸杞子等。中品药在各种不同的应用情况下有时有毒有时无毒,要斟酌情形使用,对疾病能起到抑制作用,并能补虚弱,如黄芪、百合、沙参、黄连、五味子、麻黄等。下品药有毒,药性强烈,可以除寒热破积聚,如大戟、芜花、甘遂、乌头、附子、狼毒等。
一般认为中药中属于药食兼用者,如山楂、黑芝麻、大枣、赤小豆、……等等是没有什么毒性的,可以常服。我国卫生部公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名单应作为依据。当然,按中医理论即使是食物也有四气五味之别,也应“辩证施食”,否则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其他相当大一部分中药可认为都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患者应遵医嘱用药,不宜自己滥用中药;药膳属于食品加药,原则上亦应按中药对待,除所加系药食兼用者外,其余亦应按医嘱服用。也可考虑划出一部分作为非处方药膳可自行服用,但即使是自行服用的药膳也应对该药膳的使用知识(如该药膳的性味是什么,适合哪种病症,适合哪种体质的人服用,适合在什么季节服用等)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发挥药膳的作用,避免它的负面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