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江县设县始于隋代,《元和郡县志》载:“隋开皇十三年,割平羌、龙游二县地,于夹江废戍置夹江县,属嘉州。”《太平寰宇记》记载雷同:“隋分龙游、平羌二县地于泾上置夹江县,今北八十(“八十”应为“八”)里有夹江废戍,即泾上地也。” 夹江县得名有多种说法,一说如《太平寰宇记》所载:“临江水,故号夹江。”说是因县城临江水之故,显然没有说服力;二说如民国《夹江县志》言:“因两山对峙,一水中流,取名夹江。”即因夹江县城所在地(泾上)地貌得名。此说是夹江得名的主流说法;三说见于《读史方舆纪要》:“青衣水,县西十九里,自眉州青神县流经县界;洪雅川亦自县西流合焉,因有夹江之名。”这里,青衣水为岷江在青神县境内的别称,洪雅川则是青衣江的别称。《读史方舆纪要》又补充说:“或曰,非也,大江经县东,青衣经县西,故曰夹江。”总的意思是,夹江县这块地方夹在岷江和青衣江之间,故名。 夹江县城初在“泾上”,著名历史学家任乃强认为:“所谓泾上,指今千佛岩。”一般认为,即今千佛岩的聚贤街。但聚贤街地窄面小,难以设县城。而“泾上”顾名思义,应是古泾口上游的意思,即位于千佛岩上游距唐武德元年后的夹江城8里远之地。到唐初,县治迁移。即《太平寰宇记》所载:“旧治泾上,武德元年(618)移于今治也。”这618年迁徙的夹江县治即今夹江城,距今已有1395年的历史了。 夹江县在宋代出了个名医皇甫坦,其人其事载于《宋史·方伎传》。传中说,绍兴年间(1131—1162)宋高宗生母显仁太后得了眼病,御医也不能治。于是,以超级眼科专家闻名于世的皇甫坦被荐入宫诊治。高宗召见,问:“何以治身?”皇甫坦回答道:“心无为则身安;人主无事则天下治。”自然是老庄无为之说。继入后宫为显仁太后治病,太后目疾“立愈”,高宗喜而大加厚赐,但他一无所受,仍要回青城山。高宗问长生之术,回答道:“先禁诸欲,勿令放逸,丹经万卷,不如守一。”鼓吹道家的寡欲清心之旨。高宗听罢“叹服”,并书“清净”二字以名其庵。皇甫坦又会麻衣神相,曾说某女“必为天下母”,后某女果然成了宋光宗皇后。 皇甫坦为皇甫家族增光添彩,故皇甫氏族谱中有“皇甫四杰传名久;御史二字播誉长”一联。其上联典指明代其家族名人皇甫涍与兄冲、弟汸、濂,时称“皇甫四杰”。下联典所指就是皇甫坦。 皇甫坦故居就在夹江甘江镇陶渡村,在宋代为夹江县属两镇之一的溺漹镇。遗址残存的房基柱石、瓦砾极多,成为宋代溺漹古镇的物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