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型号不难看出,Radeon HD 4750隶属于Radeon HD 4700系列,是全球缺货的Radeon HD 4770同门师兄弟。那么二者在产品规格及性能上有何区别呢?
根据以往AMD在中低端产品设计的习惯,同一系列产品仅通过频率及显存规格(特指标配的GDDR3、GDDR4、GDDR5)来划分,例如Radeon 2600 XT与Radeon HD 2600 Pro、Radeon HD 4670与Radeon HD 4650等。不过此次Radeon HD 4770和Radeon HD 4750在产品核心/显存频率上、在显存规格搭配上均完全一致,唯一不同的是Radeon HD 4770核心拥有640个流处理器,而Radeon HD 4750核心仅拥有480个流处理器。
Radeon HD 4750的出现其实并非偶然,回首显卡发展历史无论AMD还是NVIDIA都会为增加芯片良品利用率,而选择将无法满足全规格正常运行的图形处理芯片通过屏蔽规格来降低一档产品定位销售。前文提及40nm的RV740(用于Radeon HD 4770的核心)良率不高,为了降低生产正本RV740的低规格版应运而生,即拥有480流处理器的Radeon HD 4750。
从上面汇总的当前主流产品规格表可以看出,这款产品在核心/显存频率、显存位宽/规格上均与Radeon HD 47750保持一致,仅有的区别就是流处理器数量,但是其继承了低成本、低功耗、低发热量的优良传统。
Radeon HD 4750与Radeon HD 4770一样都是基于40nm工艺制程的RV740核心,该款核心拥有多项傲人成绩,例如其协助AMD率先进入40nm制程,成为CPU/GPU高复杂度芯片(宽泛而言的桌面级处理器)领域首个40nm工艺制造的型号,优于目前主流的45nm CPU制程和55nm GPU制程,这也是GPU在制造工艺上首度超越CPU抢先上市。
RV740仍旧由台积电制造,晶体管数目8.26亿、核心表面积137平方毫米,大小与RV730相仿,和RV770的9.56亿/260平方毫米相比,单位体积的晶体管数大大提升,这正是制造工艺提升后的外部表象。在Radeon HD 4750的750MHz高频率设定下,RV740只需中型铝制散热器即可正常工作,搭配8枚800MHz频率GDDR5内存芯片后整卡设计功耗约80W。
目前为止独有AMD的Radeon系列显卡上应用着GDDR5高速内存,但其主要使用在Radeon HD 4870/HD4890/HD4870 X2这样的高端产品上装备。
不过Radeon HD 4770的出现打破了这一陈规,而随后而来的Radeon HD 4750顺利成长的也使用了GDDR5显存颗粒。
Qimonda GDDR5 内存芯片
目前我们收到的样品Radeon HD 4750上使用了Qimonda IDGV51-05A1F1C-40X GDDR5内存芯片。和GDDR3相比,GDDR5内存芯片内的预读取I/O翻番,以同样的内核频率前提下实现加倍的外部频率,当然同时也付出延迟更高的代价,但在庞大带宽支持下获得性能提升仍然是十分明显。GDDR5的默认工作电压为1.5V,已进入55nm工艺,但整体功率仍较GDDR3稍高。AMD方面宣称GDDR5可以使显卡系统更为稳定,虽然GDDR5引入了一些延迟自动调整、数据错误自动检测的细微增强技术,但在应用层面的表现并不明显。
虽然GDDR5芯片配置和早先的Radeon HD 4870相同,但HD 4770 BIOS设定的内存频率为3200MHz(QDR)而不是3600MHz,较为保守。
Radeon HD 4770凭借温度、功耗及价格上多项优势吸引了全球众多用户,无奈产品图形核心芯片无法量产供货,导致全球用户只能把其视为有价无货的火星卡。不过Radeon HD 4750的出现能够彻底改变40nm产品有价无货的局面,可以说Radeon HD 4770开启了40nm制程之门,而Radeon HD 4750则是普及40nm产品的钥匙。
也许仍然由很多用户担心Radeon HD 4750的供货规模,不过通过下面目前已近抵达本站的Radeon HD 4750产品数量,或许会为您解除后顾之忧。(以下产品根据送测先后顺序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