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微精密”散热器切削 散热器底面平整度高3.7倍 所有资深一点的玩家都清楚,无论是 CPU还是GPU,想在高频下稳定运行,没有一款性能出众、效率极高的散热器可是绝对不行的。一谈起散热器,许多朋友第一个想到的总是热管数量、风扇个数、转速等相应参数,似乎只要热管越多、风扇越多,散热性能就越好。诚然,一款优秀的散热器必然在热管数量、风扇等方面出类拔萃。却也不仅仅是上述两者的简单堆砌。许多细节使热管、风扇等指标完全相同的两款散热器,实际效果相差极大。散热器底部的平整度,就是诸多细节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 以过去的金属加工水平来看,机械加工是不可能做出理想化的绝对的平整表面,即便是镜面,也有很多细小的坑凹,只是肉眼不太容易发现罢了,除了表面上存在坑凹外,还会有很多细小杂质,如灰尘什么的。这些问题同样存在于电脑中各种看似平整的芯片表面,以及为高温芯片散热的散热器表面。

曾经以光亮平整著称的思民散热器的底座表面 所以,无论是CPU还是GPU,还有和它们接触的散热器表面,远远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平滑、那么干净。当散热器表面和芯片表面接触时,它们之间是凹凸不平的,存在的很多沟壑或空隙中充满了空气,而空气的导热能力很差,因此必须用其它物质来降低热阻,否则散热器的性能会大打折扣,甚至无法发挥作用。 
昂达 GTX560Ti神戈散热器底部 现在,随着切削技术的进步,精密加工发生了巨大变化。即使在处理纳米级微细形状及表面粗糙度的加工中,比0.1μm(100nm)还小的“超微精密”的切削加工也已经成为可能。昂达GTX560Ti神戈在显卡业界率先引入该工艺,、散热器真正意义上的镜面加工已经变为了现实*。需要指出的是,这一精度并不是在切削加工后进行抛光才实现的。与抛光相比,通过超微精神切削反而更能获得平滑的表面。以往的散热器制作常识正在被颠覆。
“超微精密”技术的原理实质上就是使用超精密数控机床,以半径10nm-15nm、刃口表面粗糙度达5nm的天然单晶金钢石为刀具,在刀尖前者0度、后角5-8度的超浅切入状态下对金属表面一个个面形精度达亚微米级、表面粗糙度达纳米级的微结构表面,以超过10万rpm、0.1MM/秒的高速旋转切削,同时不断通过机床上的伺服刀架感应器对效果进行侦测,并进行实时补偿。相信大家都曾经为传统微雕艺人“米粒雕壶”的精湛技术所折服,不过这和超微精密切削所呈现的“大千世界”比起来,就显得大巫见小巫了。 
技术特性解析 不仅如此,在切测模式上,昂达GTX560Ti神戈所使用的散热器也不再使用传统的“飞刀”切削模式,而采用了目前最为先进的“振动”切消技术。与直线行进、随主轴方向移动、易产生毛刺的“飞刀”切削方式不同,沿弧线运动的振动切削,其切削速度和背吃刀量更为稳定,不会在金属表面的微结构边缘产生毛刺。同时刀具和主轴产生的振动也会因为运行方向的不同而相互抵消(如主战坦克经常使用的反应装甲),进而使微节构表面的纹理更加均匀和平整。 通过“超微精密”技术加工后,昂达GTX560Ti神戈表面粗糙度(单位:RA,在一个取样长度内,被测表面轮廓的平均线上面的算术平均值)小于0.43um,相当于目前底座为铜制的GPU散热器3.7倍。测试表明:即使在硅脂完全失败的情况下,满载温度提高不到3%,散热效果明显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