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能让我们流泪的词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苏轼这首词是宋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所作,苏东坡做了一个遇见亡妻的梦,醒来感慨系之,写这首词,来表达对妻子的怀念。此词开了悼亡词之先河,被行家视作悼亡词中绝唱。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即今四川眉山)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豪放派代表人物。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他还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 》等。
苏轼的作品具有广泛的影响。他热心奖掖后进,培植不少人才。他的作品在宋代广为流传,对宋代文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苏诗受到金代诗人、明代公安派作家和清代宗宋派诗人的推崇。苏文长期沾溉后学,其小品随笔更开明清小品文的先声。苏词直到清代,仍为陈维崧等词家所宗法。苏轼的大量作品,是他留给后人的珍贵遗产。苏轼今存诗2700多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采。同情人民、关心生产是苏诗的一个突出内容。
这是其中一首能让我们流泪的词!每每读来,颇感伤怀, 这是苏东坡最感人的一首,自然之极,无修饰,是真情的流露。苏东坡是豪放派我不否认,但他也有儿女情长。感情的表达很细腻,也有一些婉约之作。我特喜欢东坡的诗词。喜欢他,不仅仅是我们眉山人的骄傲,实在是无论其诗、词、文、书法,甚至那种对妻子的感情都更胜常人一筹。我想,这都是我们现代人无人能及的。本词就是苏东坡特为纪念亡妻王弗所作。他那种对亡妻真挚的感情,悠然地穿越九百多年的岁月(词作于1075年),让人深深地、深深地怀叹。作者与妻子生死离别虽已十年,但亡妻的音容笑貌却时时萦绕心头。作者当时正值被贬山东,而亡妻之坟茔远在四川故乡,遥隔千里,“无处话凄凉”。十年艰辛坎坷的生涯早已使自己灰尘满面、鬓发如霜,怕是妻子也难相认了。思妻不已,积思成梦。终于在梦中相逢了。十年阔别,一旦重逢,心头的千言万语无从说起,无限的思念,顿时化作千行泪流淌。是梦,终究醒来。可悲的是,梦中相逢仅仅在那一刹那间,而生离死离别却又无法超越现实。所以作者梦醒后心中更加凄凉。怅想着千里之外妻子的孤坟只与明月相伴,想必她此时也一定为思念丈夫寸断肝肠。深深地读来,颇感无数茫茫, 飞鸟尽落鹄孤鸣, 破檐下醉鬼迟吟. 茫茫间寒秋淅雨, 惆怅何处觅知音.
在这首小词中,读不到一句令人感觉“矫情”之语,词语的运用简练凝重。每一个音节的连接都有冷涩凝绝之感,犹如声声咽泣,压抑沉重的气氛就在这“幽咽泉流”中弥散开来,让人艰与呼吸,又难以逃避。
苏东坡用了十年都舍弃不下的,是那种相濡以沫的亲情。他受不了的不是没有了轰轰烈烈的爱情,而是失去了伴侣后孤单相吊的寂寞。“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在梦里能够看见的,也全是逝去亲人往日生活里的琐碎片断。因为在那些琐碎里,凝结着化不去的亲情。 在红尘中爱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执子之手是一种境界,相濡以沫是一种境界,生死相许也是一种境界。在这世上有一种最为凝重、最为浑厚的爱叫相依为命。那是天长日久的渗透,是一种融入了彼此之间生命中的温暖。
面对这样的深情,解读都似乎是一种伤害,那是需要在生命里反复吟唱,静夜中不断怀思的乐音。无数的人毫不吝惜地把“绝唱”这个词赠与了这首词,然而,时光流转了千年,我们又听到了一生相似的叹息,那叹息给予了我们有一篇值得反复玩味的美文,也让我们更深切地领会了苏子心中的创痛,两个文人千年的唱和,诉说着人世间最值得感念的深情。这就是巴金先生所写的《怀念肖珊》和《再忆肖珊》。不再过多的评说什么,我摘录了其中两个段落,作为本文的结尾,这是《江城子》最深沉的诠释,在这样一个滥情的年代,我们庆幸还有这样的情感值得我们永远的祭奠:
她不仅分担了我的痛苦,还给了我不少的安慰和鼓励。……我进了门看到她的面容,满脑子的乌云都消散了。我有什么委屈、牢骚都可以向她尽情倾吐。……她不断地给我安慰,对我表示信任,替我感到不平。……今天回想当时的情景,她那张满是泪痕的脸还历历在我眼前。我多么愿意让她的泪痕消失,笑容在她那憔悴的脸上重现,即使减少我几年的生命来换取我们家庭生活中一个宁静的夜晚,我也心甘情愿!
她离开我十二年了。十二年,多么长的日日夜夜。每次我回到家门口,眼前就出现一张笑脸,一个亲切的声音向我迎来,可是走进院子,却只见一些高高矮矮的、没有花的绿树。上了台阶,我环顾四周,她最后一次离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我仿佛还站在台阶上等待着车子的驶近,等待着一个人回来。这样长的等待。十二年了。甚至在梦里我也听不见她那清脆的笑声。我记得的只是孩子们捧着她的骨灰盒回家的情景。这骨灰盒起初给放在楼下我的寝室内、床前五斗橱上。
悲伤没有用。我必须结束那一切梦景。我应当振作起来,哪怕是最后的一次。骨灰盒还放在我的家中,亲爱的面容还印在我的心上,她不会离开我,也从未离开我。做了十年的“牛鬼”,我并不感到孤单。我还有勇气迈步走向我的最终目标——死亡。我的遗物将献给国家,我的骨灰将同她的骨灰搅拌在一起,撒在园中给花树作肥料。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前面这句基本上人人都会]
可见它的影响力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词很好,意思很悲伤!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小多 发表于 2009-8-15 14:31 http://bbs.52jj.net/images/common/back.gif
十年阔别,一旦重逢,心头的千言万语无从说起,无限的思念,顿时化作千行泪流淌。是梦,终究醒来。可悲的是,梦中相逢仅仅在那一刹那间,而生离死离别却又无法超越现实。所以作者梦醒后心中更加凄凉。 还是熟悉精华句 大家来感觉一下这首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大家来感觉一下这首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
27030964 发表于 2009-8-17 17:53 http://bbs.52jj.net/images/common/back.gif
销魂梦断伤情处,初冬晓寒人去。年少倾情,误生华发,想那月明花晓。相思渐消,忆不尽当年,蹉跎已老。影在心间,乱雪飘送佳人杳。伊人不解滋味,收情陋室里,掩尽心潮。足踏高崖,愁洒秋风,远山钟鸣几早?飞鸿莫恼,遨游沧桑间,志向遥遥。倚我风华,斩碎千百扰! 太长了!
不精辟! 太长了!
不精辟!
wyl5602443 发表于 2009-8-17 20:26 http://bbs.52jj.net/images/common/back.gif
是呀,这只是我对此词的解读而已,如果耽搁了你的宝贵时间,还望见谅哈 太长了
我没看完 太长了
我没看完
孤单的彩色 发表于 2009-9-26 16:35 http://bbs.52jj.net/images/common/back.gif
面对这样的深情,解读都似乎是一种伤害,那是需要在生命里反复吟唱,静夜中不断怀思的乐音。无数的人毫不吝惜地把“绝唱”这个词赠与了这首词,然而,时光流转了千年,我们又听到了一生相似的叹息,那叹息给予了我们有一篇值得反复玩味的美文,也让我们更深切地领会了苏子心中的创痛,两个文人千年的唱和,诉说着人世间最值得感念的深情。 纵使相逢应不识 纵使相逢应不识
白尘∑狼烟 发表于 2009-9-26 16:52 http://bbs.52jj.net/images/common/back.gif
是的,对于你来说,我们也许永远只是个陌生人,我不懂你的心,可你也不懂我的无奈呀 我不知该说些什么!!! 我不知该说些什么!!!
周伟 发表于 2009-9-26 17:28 http://bbs.52jj.net/images/common/back.gif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相见欢 南唐•李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