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 发表于 2012-3-8 21:23:20

嘉阳驿道的古迹

    3月4日。我们走了嘉阳驿道先后发了些照片,引起朋友们的反应。
这条古道上溯到汉代(夹乐有文字记载的历史)1000多年里,人们商旅,传递官文都用这条嘉阳驿道。元朝末年前,嘉阳驿道甘江段是经过二郎庙、陶渡、李村可能是经过双碑、吉祥到的夹江,杨公阙是一个佐证。那是因为陶渡的弱焉(有三点水)镇,当年的弱焉镇是一个繁华的古镇,现在在陶渡渡口还留有蟠龙花纹直径逾50厘米的柱石,石雕建筑的遗物很多,可见当时的市井繁华、时代辉煌。弱焉镇在元朝末年迷一般的消失了(史记无记载),不知是战乱、火灾、水灾、地震?
明朝开始甘江才有集镇,古名乾江镇.为夹江县南路古驿站之一,明朝正德年间已有此铺建置,后易名甘江铺。清末民初,甘江是一个典型的川南灰色小镇。嘉阳驿道从明朝开始就从二郎庙经过盘渡、季铺、黄河坎到甘江,再由我上面说的古道到夹江。这条道已经有五六百年的历史了。民国版《夹江县志》录了一句民谣:“李家的顶子,黄家的银子。”李庄做官的多,黄河坎的财主多。经过黄河坎的驿道立有两座石牌坊,在文革中才破坏的。夹乐公里是1927年修筑,开始了用烧木炭蒸汽机汽车机械交通工具的新时代,迄今才80多年。上世纪70年代以前,这些古道都保留得好。近40年来,科技、经济、交通飞速的发展,变化就太大了。古道在消失。
我们走古道走了10余公里,原汁原味的古道可能就只有1公里。
南宋时期在嘉州做官的陆游走这条道,留有如下诗句:“忆昨游天台,夜投石桥宿。水声乱人语,炬火散山谷。穿林有惊鹘,截道多奔鹿、、、、、、”此诗是乾道九年(1173年)冬天陆游因公务出行至夹江一带归来夜宿石桥冲写的诗。石桥冲在九盘山过去往绵竹的途中,与绵竹交界,属于甘江界牌。
今天发上那天拍的剩余照片,主要是一些古迹。

华夏 发表于 2012-3-9 00:26:47

古朴民风,不多见了

天影 发表于 2012-3-9 09:12:52

历史,学习了

清风林 发表于 2012-3-9 21:07:36

欣赏支持。{:4_94:}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嘉阳驿道的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