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血大魔王 发表于 2009-8-14 00:28:03

〖话题〗破解攒机迷信 测试验证双显卡能不能买?

曾经记得有个DIY玩家问我说他去年买了一块七彩虹HD 4830的显卡
现在新出的游戏多了,用这块显卡就有些吃力了。很多游戏玩起来都卡,必须要降低分辨率或者是关闭抗锯齿来达到流畅的游戏效果!但是他觉得这样非常不爽。
现在有了些新的预算,所以为了游戏想升级显卡。
不过困扰他的是,不知道应该是把原来显卡卖了加钱买一块千元的显卡,还是再买一块4830组双卡?他去电脑城询问,柜台对他说,现在4830都是800处理器的,我的640不值钱,所以只给他折价250元。
所以他就不知道他现在应该咋升级了?
是把现在卡折价后升级一个千元显卡,还是再买一块4830组双卡?

本文将针对中低端主流显卡究竟是升级双卡,还是购买等价双卡的千元产品进行实际性能对比。



去年的中端显卡GeForce 9600 GT、GeForce 9800 GT和Radeon HD 4830,今年全都滑入中低端产品行列,尤其是一些小品牌、甚至山寨品牌更是打出了低于零售市场均价的价格。在此笔者更建议用户,购买主流品牌的产品,因为质量、品质、售后等各方面优势明显,不要贪图100元甚至几十元的便宜。

      我们很容易得出,如果要针对上述3个型号升级千元单卡,在等价双卡价格的前提下,我们基本确定为GeForce GTX 260+、GeForce GTX 275和Radeon HD 4870 1GB,它们的具体规格如下:



仅从价格来看,Radeon HD 4830双卡与Radeon HD 4870 1GB基本对应,GeForce 9600 GT双卡与GeForce GTX 260+ 216SPs基本对应,GeForce 9800 GT双卡与GeForce GTX 275基本对应。

      本文将围绕每组单双卡对应产品进行测试,不进行组间横评,更多测试细则如下:

>> 本次测试主要针对每组单双卡性能对比测试,不进行组间横向对比;
>> 本次测试内容简练,不进行全面3D性能测试,仅测试3Dmark及2款代表性游戏;
>> 针对用户关心的多卡功耗问题,进行对比测试;
>> 由于本文仅作揭露性及指导性测试,最终孰好孰劣请根据用户个人喜好判定。

吸血大魔王 发表于 2009-8-14 00:32:28

● 双PCI-E插槽普及 主板无屏障

      AMD的770、790FX、790GX,Intel的P35、P45、X48、X58,NVIDIA的680 SLI、790 SLI……

      现如今,很多主板都提供了两根全尺寸长度的PCI-Express插槽,不过一些较老主板的第二根全尺寸PCI-Express插槽是由南桥提供,例如部分AMD 770芯片组、Intel P35等无法实现对等的双x8甚至双x16的多卡互联。不过,现在主流的AMD 790 GX、Intel P45都能理论上提供对等双x8的PCI-Epress多卡互联,再高端的AMD 790FX和Intel的X48能够提供高阶双x16的PCI-Express。

求助DIY玩家所使用的P45主板


最值得一提的是,在民用级产品中Intel X58 Chipset是第一款成功打破同一主板无法实现CrossFireX和SLI技术壁垒的产品。

      综上所述,目前最新一代主流主板产品,绝大多数都能提供双PCI-Express x16的产品,均能实现双x8甚至双x16的多卡互联技术。也就是说,目前很大一部分比例的用户均能够选CrossFireX和SLI其中一种多卡互联技术升级自己整机的3D性能。

      ● 改造无极限 破解主板授权壁垒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用户尤其是高阶用户对产品的逐渐深入了解,很多原本只能支持CrossFire或只能支持SLI的主板,通过破解可以通吃CrossFire和SLI两种多卡技术。

华硕X38芯片组主板


例如中关村在线网站前两天报道的《不买X58也可以 华硕X38竟能组SLI+交火》文章,中关村在线友站超能网玩家使用华硕X38主板成功破解,使其能够轻松支持本来无法实现的SLI功能。

      众所周知,CrossFire和SLI两大多卡互联技术在主板上应用,除了本家主板芯片组外如果想要支持必须购买专利或者使用其他专利交换。也就说阻碍同一平台支持CorssFire和SLI的最大障碍就是授权,而在硬件技术层面上并无屏障。所以有能力的玩家,可以通过修改驱动、BIOS甚至导入内存驻留程序等方法,同时实现支持CrossFire和SLI。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破解目前已经出现,大规模、更多芯片组的破解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也要出现,这也为多卡互联技术的普及提供极大帮助。

      ● 显卡全线支持多卡互联技术

      2005年,当时的ATI和NVIDIA分别推出了针对自己产品设计的CrossFire技术和SLI技术,不过这些技术还是属于高端产品的专属技术。时至今日,无论CrossFire还是SLI不仅贯彻整条产品线的每个产品,即使像集成显卡这类产品也能够组建CrossFire和SLI,足见多核心并行处理在显卡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性。

CrossFireX接口(下)和SLI MIO接口(上)


现如今,除了最低阶的独立显卡外都标配有双CrossFire接口或者双SLI MIO接口,而本文将要测试的产品无一例外的都具备上面某一接口。

      而且值得一提的,随着技术的成熟和驱动完善,无论CrossFire还是SLI均能实现同芯片制造商下不同核心间的多卡互联,同时不同品牌产品间的多卡互联兼容性也得以大大提升。上述两点的改进,可以让用户在未来升级或组建多卡互联时,不必因停产买不到与现有产品相匹配型号而犯愁。

      ● 软/硬屏蔽均击破 是否双卡就看你

      通过上面分析,我们总结一下:

主板:主流中端以上产品均以标配双PCI-Express x16接口;
            不久将来非X58主板同时实现CrossFire和SLI的破解技术初见端倪;
显卡:主流产品均能实现多卡互联技术,同时拥有独立数据交换接口;
            驱动、技术进一步完善,同制造商不同核心、不同品牌照样组建多卡互联。

      以前谈及DIY是为了省钱,避免品牌整机的高昂售价。现如今笔记本、品牌整机售价大幅亲民化,而DIY则成了性价比和满足个性需求的代名词。

      同时,随着电脑的普及广大用户对电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每个人的DIY思路、想法、宗旨均有别,究竟组建双卡升级,还是直接购买等价高端单卡,不得不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吸血大魔王 发表于 2009-8-14 00:36:25

七彩虹显卡 七彩虹 镭风4830-GD3 冰封骑士 512M M10 点评 报价 评测 七彩虹显卡论坛

整齐划一 平台选择还需用户理解

      笔者在写本文之初,本打算组建较为亲民、大众化的平台,因为当时认为这样对于用户来说更具参考性。可是后来经过再三考虑,决定还是使用现有顶级平台,即Intel顶级Core i7 975搭配X58芯片组主板的组合。

      这是因为,首先这样的平台不会对实际测试中的显卡造成CPU瓶颈,毕竟测试中我们会使用高端显卡或等效于高端显卡的双卡组合;其次,X58芯片组是目前唯一一款官方宣布同时支持CrossFire和SLI的主板;再次,虽然本次测试主要是对比组内性能对比,但同一的平台还是方便用户对比不同组别间产品搭配性能差距。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由于不同用户的平台搭配肯定差异万千,无论我选择何种平台搭配肯定都不能满足所有用户。与其只能满足一小部分读者,我自作主张决定不如全部“得罪”,使用现有的顶级平台,毕竟这样的选择有前面简述的三大优势。

      看过笔者“辩解”,希望各位读者能够理智看待测试结果。

  ● 测试系统硬件环境

  性能测试使用的硬件平台由Intel Core i7-975 Extreme Edition、ASUS P6T Deluxe主板和2GB*3三通道DDR3-1600内存构成。细节及软件 环境设定见下表:




G.SKILL F3-12800CL9T-6GBNQ


AcBel R8 ATX-700CA-AB8FB


Thermalright Ultra-120 eXtreme


我们的硬件评测使用的内存模组、电源供应器、CPU散热器均由COOLIFE玩家国度俱乐部提供,COOLIFE玩家国度俱乐部是华硕(ASUS)玩家国度官方店、英特尔(Intel)至尊地带旗舰店和芝奇(G.SKILL)北京旗舰店,同时也是康舒(AcBel)和利民(Thermalright)的北京总代理。

  ● 测试系统的软件环境




各类合成测试软件和直接测速软件都用得分来衡量性能,数值越高越好,以时间计算的几款测试软件则是用时越少越好。

吸血大魔王 发表于 2009-8-14 00:38:01

本帖最后由 wyl5602443 于 2009-8-14 00:47 编辑

RV770同门相争 HD4830挑战大哥HD4870

      Radeon HD 4830:目前Radeon HD 4830市场零售均价599元,是基于RV770核心的最低阶产品。早期产品核心默认标配640个流处理器,但是由于RV770基于55nm工艺制造,所以其凭借较好的超频能力从而弥补流处理器上的缺失。纵观近些年通过屏蔽核心规格划分档次的产品,有不少型号可以通过破解打开应有的全部规格,有些是玩家通过软件或BIOS破解,有些是厂商直接破解好销售。

      而Radeon HD 4830就属于上述情况的后者,现在市场中能够很容易的购买到拥有800流处理器的Radeon HD 4830,而且值得一提的是通过简单的超频后很容易达到Radeon HD 4850的性能,性价比突出。不过本文还是选择了中规中矩的640流处理器Radeon HD 4830,这是因为本文针对较早用户平台的升级方案测试,那时还主要是640流处理器产品。

      Radeon HD 4870:作为基于RV770核心的顶级产品,其目前512MB产品市场零售均价999元,1024MB产品为1099元。由于拥有全规格的RV770核心搭配GDDR5的组合,其通过流处理器数量和频率上的优势抗衡对手的MIMD架构和高位宽优势。

在测试中,仅做了具有代表性项目的简测。其中3Dmark系列主要检验产品的理论性能差距;而两款游戏分别检验两套产品的实际应用性能,《Left 4 Dead》主要体现DirectX 9 API下性能,笔者又针对RV770支持DirectX 10.1的特性测试了《Farcry2》。

         对于功耗问题是近几年用户较为关注的测试参数,而由单卡升级双卡相对升级高端单卡在功耗上也是让很多用户望而却步的主要因素之一。




之所以将Radeon HD 4830 CrossFireX对抗Radeon HD 4870放在本文测试最前面,是为了解决文章开头那位忠实的《硬件急诊室》影迷需求,毕竟他在文章结尾用“急”和一堆感叹号提醒我。

      通过测试不难看出,在综合3D性能上Radeon HD 4830 CrossFireX优势较大。但在《Farcry2》游戏测试中,绝对性能还是不济Radeon HD 4870 1024MB,这是因为该款游戏对显存容量较为敏感,单核拥有更多显存的Radeon HD 4870占有优势;其次造成性能差距的另一原因,很有可能是《Farcry2》游戏在CrossFire性能优化上还有待提升。

      最后是用户最为关注的同价位单、双卡功耗问题,不言而喻,搭载两颗RV770的平台功耗整体比单卡Radeon HD 4870高出20%左右。

总结:性能上Radeon HD 4830 CrossFire较强;功耗上Radeon HD 4870 1024MB更优。

吸血大魔王 发表于 2009-8-14 00:49:46

四两拨千斤 两代极端核心对决

      GeForce 9600 GT:作为目前NVIDIA拥有256bit显存位宽最低阶的产品,GeForce 9600 GT随着非公版尤其是绿色版的推出,零售价格一路走低,甚至一些小品牌和山寨厂商推出499元(规格不是官方GeForce 9600 GT定义)。

         GeForce 9600 GT搭载的G94核心,是NVIDIA专门为其量身打造,拥有原生64个流处理器和256bit显存控制器,由于其核心全部转产55nm工艺,所以在频率和功耗上都有长足进步。借上述两点NVIDIA推出了无需外接供电的绿色版GeForce 9600 GT。

      GeForce GTX 260:虽然GeForce GTX 260是基于G200核心的最低阶产品,但是凭借核心架构和规格上的优势仍能独挡千元价位高端性价比产品。对显卡产品比较关注的用户一定知道,GeForce GTX 260经过一次官方核心规格升级。

      其由第一版的192流处理器升级到216流处理器,其他硬件规格参数及频率不变。目前两种规格的GeForce GTX 260均有销售,其中拥有192流处理器产品多为999元,而拥有216流处理器从1099元至1399元居多。

在测试中,仅做了具有代表性项目的简测。其中3Dmark系列主要检验产品的理论性能差距;而两款游戏分别检验两套产品的实际应用性能,《Crysis》主要体现DirectX 10 API下性能,笔者又针对NVIDIA支持PhysX-GPU的技术特性测试了《Mirror's Edge》。

         对于功耗问题是近几年用户较为关注的测试参数,而由单卡升级双卡相对升级高端单卡在功耗上也是让很多用户望而却步的主要因素之一。




本文中笔者使用的GeForce 9600 GT非绿色版,这是因为绿色版是NVIDIA近期才推向市场的产品,而更多已使用GeForce 9600 GT更多的用户为需要外接供电的非绿色版。这里笔者需要说的是,绿色版为了更多的降低功耗,不仅在电压、PCB、电气件上做了优化,还在显存频率上降至1400MHz。

      通过测试对比,GeForce 9600 GT SLI的性能要普遍好于GeForce GTX 260+。不过在DirectX 10理论性能测试3Dmark Vantage中,架构更新、规格更高的GeForce GTX 260+凸显优势,战胜GeForce 9600 GT SLI。

      功耗方面,虽然G94和G200均使用55nm工艺制造,但拥有14亿晶体管的G200在功耗方面却不占一点优势。我们可以看在满载峰值功耗测试中,二者的功耗旗鼓相当。

      总结:性能上和功耗上二者旗鼓相当,打成平手。

吸血大魔王 发表于 2009-8-14 00:51:33

两代次顶级对决 功耗/性能平分秋色

      GeForce 9800 GT:作为基于G92核心的次顶级产品,GeForce 9800 GT一直扮演着承上启下的性价比角色。目前GeForce 9800 GT主流市场均价699元,其仅比GeForce 9600 GT贵100元,但是整体硬件规格高出不少。不过对于中低端平台及配件来说,百元确实是每两档产品的差价,而且这个消费群的用户也对价格十分敏感。

      GeForce GTX 275:GeForce GTX 275与GeForce 9800 GT有着相同的使命,其是基于G200核心产品中的次顶级产品,拥有与顶级产品一样的240流处理器数量,仅是在显存规格上缩减至448bit/896MB,不过由于默认高频弥补了显存规格上的小遗憾。

      目前,GeForce GTX 275的市场价格主要分布在1499元至1699元之间,两块GeForce 9800 GT的价格近似等于低价位GeForce GTX 275。同时为了验证目前NVIDIA驱动在同芯片不同品牌产品间SLI兼容性,笔者特意使用了两块均为公版频率但PCB设计不同的非公版产品。

在测试中,仅做了具有代表性项目的简测。其中3Dmark系列主要检验产品的理论性能差距;而两款游戏分别检验两套产品的实际应用性能,《Crysis》主要体现DirectX 10 API下性能,笔者又针对NVIDIA支持PhysX-GPU的技术特性测试了《Mirror's Edge》。

         对于功耗问题是近几年用户较为关注的测试参数,而由单卡升级双卡相对升级高端单卡在功耗上也是让很多用户望而却步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所有测试中,无论3D性能还是功耗,GeForce 9800 GT SLI均一路高于GeForce GTX 275,不过功耗测试的“高”成绩也不是什么好事。不过有这样的结果也在笔者意料之中,因为两块GeForce 9800 GT的物理规格累加要全面领先于GeForce GTX 275,当然用这种纯数字的规格累加来解释有点牵强,笔者仅是帮助各位读者简易的理解为何GeForce 9800 GT性能要强些的原因。

      但在3Dmark Vantage中,与前一组GeForce 9600 GT SLI和GeForce GTX 260+对比结果有着惊人相似,这主要是G200无论是在架构优化、还是单GPU/显存规格上都要领先的缘故。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测试中两款非公版PCB设计不同、品牌不同的GeForce 9800 GT能够非常顺利的组件SLI,足见现阶段SLI的软硬件兼容性之高。

      总结:性能上GeForce 9800 GT SLI更为出色;综合性能及功耗上GeForce GTX 275更为出色。

吸血大魔王 发表于 2009-8-14 00:53:22

本帖最后由 wyl5602443 于 2009-8-14 00:58 编辑

理智消费是正道 浅析如何升级单双卡

      看过本文前面的介绍和性能测试两大部分,想必很多读者都得出这样的结果:如果升级双卡能够获得比同价位高端显卡更多的性能,但是在功耗上要付出很多牺牲。

      其实整体的测试总结也确实如此,通过前文数据能够很容易的分析出,多卡互联在绝大多数性能测试中领先等价位高端显卡,但是由于整体搭载更多的芯片、电气件不可避免的造成高功耗弊端。在同等价位下,性能和功耗、温度之间的取舍确实难住了广大用户,可以说笔者也是其中之一。

      ● 双卡可玩度更高 升级费用低

      虽然多卡互联在主板、显卡上的软硬件壁垒越来越少,但是目前真正使用多卡互联技术的用户可谓凤毛麟角,如果你是一个DIY爱好者如果没有使用过CrossFire或者SLI,难道不敢到遗憾吗?

      多卡互联技术不仅能够大幅提升原有平台的整体3D性能,还能够获得更多的特色功能,例如更多的反锯齿模式,NVIDIA产品还会有更灵活的PhysX计算选择。同时值得一提的是,直接升级多卡互联模式能够提供更为便捷的升级流程,例如你不必操心旧有显卡什么时候才能卖出去、能卖多少,而且升级费用相对较低就换取更高的性能。

      但弊端也是较为明显的,例如在非X58主板中,如果您使用了AMD/Intel主板芯片组搭配NVIDIA显卡,或者NVIDIA芯片组搭配AMD-ATI的显卡,就近期来看只能通过升级高阶单卡来换取更高的3D效能,因为毕竟破解主板的技术还未公开和成熟。



● 单卡升级空间大 整体功耗低

      相对于升级多卡互联而言,直接升级等价的高阶单卡的明显优势在于功耗低、对电源要求低;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在未来再次升级3D性能时可以有更多的余地可选,例如升级多卡或升级更高阶单卡。反观已经升级为多卡互联的平台,如果出现3D性能不足时只能彻底淘汰现有显卡产品。

      直接升级高阶单卡的劣势,正是前文介绍升级多卡的优势,例如必须在卖显卡上耽误更长的升级更换周期,其次整体3D性能略弱同价位双卡。

      ● 我们的个人观点

      以往文章收尾时,本环节都为“个人观点”,这是因为本身升级双卡或升级高阶单卡就是一个主观性较强的话题,其次每个人的DIY理念不同、用机习惯不同,导致最终平台配件组成因人而异。

      根据我个人的升级习惯,如果是赶在两代产品间有本质的核心架构升级(例如当年从DirectX 9产品过渡到DirectX 10时),笔者推荐升级旧有显卡多卡互联(前提是旧有显卡处于中端以上定位)。因为此时产品核心架构设计还不完善,针对性应用较少,仍以DirectX 9产品过渡到DirectX 10初期,新游戏仍是DirectX 9天下,而且新核心架构并不完善。到了第二代的G92核心,架构才得以完善,此时升级高阶单卡较为适宜。

         如果升级并没有赶在两代产品交替,例如本文第一组测试对象的Radeon HD 4830和Radeon HD 4870,我还是更推荐首选升级多卡互联,因为此时产品还有较长的生命周期,同时多卡互联获得了更高的性能。

         朋友你,想好选什么方法升级了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话题〗破解攒机迷信 测试验证双显卡能不能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