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险神游甘孜州【四篇之四】——折多山、泸定桥
本帖最后由 明月 于 2011-4-10 18:56 编辑4月6日早晨,我们从新都桥出发,来的折多山。
折多山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境内,海拔4298米,是康巴第一关。折多山又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西面为高原隆起地带,有雅砻江,右为高山峡谷地带,有大渡河。大渡河流域在民族、文化形态等方面处于过渡地带,主要分布着有“嘉绒”之称的藏族支系。其地域往北可至四川省阿坝州的大小金川一带,折多山以东是山区,而折多山以西则是青藏高原的东部,真正的藏区。“折多”在藏语中是弯曲的意思,写成汉语又是“折多”二字。
在折多山拍了些照片,我们下行钻进云海来到康定。中午来的泸定。
泸定铁索桥全长103.67米,宽3米,由桥身、桥台、桥亭三部分组成:桥身由13根碗口粗的铁链组成,左右两边各2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算是桥面。每根铁链由862至997个由熟铁手工打造的铁环相扣,总重量达21吨多。底链上满铺木板,扶手与底链之间用小铁链相连接,这样就13根链为一个整体;桥台为固定地龙桩和卧龙桩的基础;桥亭属清式古建筑。河对面,山坡上古建筑,那是历史悠久的观音阁,也就说是一座寺庙。但在红军飞夺泸定桥时,它却是红军的“飞夺泸定桥点指挥部”和炮台、机枪阵地,正是在它的掩护下,红军的18勇士从13根铁索上奋勇爬过,粉碎了蒋介石让朱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梦想。
走在桥上,低头看波涛汹涌的大渡河,我们能否想象一下当年的工匠是怎样把这么沉重的铁链拉过河铺成铁索桥吗?当年的红军又是怎样在枪林弹雨之下怎样爬过这103米的铁索吗?
我们来去匆匆的三天历程,有幸有照片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再补发一张。 {:4_83:} 回复 j.photo 的帖子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毛泽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