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苦谈硬件:找找靠谱与不靠谱的硬技术
靠谱,就是可靠,值得相信的意思(读起来儿化音“谱儿”); 不靠谱,就是离题太远,不切合实际的意思;而衡量靠谱与否的参数,叫做靠谱度;
E文是,Kaopubility……
……OK~~~~阅后,请告诉我,
本文所提到的10个“硬技术”,在您心目中的Kaopubility到底如何。
Are you Ready?:)
http://2e.zol-img.com.cn/product/55_500x2000/730/ceAgli6TCo9bI.jpg★本文导读:(点击导航图可直飞您最感兴趣的内容)
http://2d.zol-img.com.cn/product/55_240x180/65/ceMdGSob1UpTk.jpg http://2c.zol-img.com.cn/product/55_240x180/70/ceGzzQ5PIME.jpghttp://2e.zol-img.com.cn/product/55_240x180/66/cek5YEgmbN7I.jpg http://2d.zol-img.com.cn/product/55_240x180/71/ce8ZsIPnmAtOg.jpghttp://2f.zol-img.com.cn/product/55_240x180/67/ceV9A84C7CwQ.jpg http://2a.zol-img.com.cn/product/55_240x180/74/ce7jCBCLC0RqI.jpghttp://2a.zol-img.com.cn/product/55_240x180/68/cegqpDgLCsLI.jpg http://2b.zol-img.com.cn/product/55_240x180/75/ceA4OzqhaVoVo.jpghttp://2b.zol-img.com.cn/product/55_240x180/69/ceiL2kW1l5UY.jpg http://2d.zol-img.com.cn/product/55_240x180/77/ceBka04TyUsIg.jpg☆注:本文主要讨论目前主流或具有普遍性的硬件技术,且局限性较强(板卡类),并未囊括所有现行硬件技术;文中并不包含已淘汰,最新,以及尚未成型的技术或规格。----------------------------------------------------- ●靠谱的客观需求 疾如闪电的USB3.0
USB3.0与其说是靠谱,不如说是大势所趋。虽然目前市售的USB3.0设备不算很多,虽然有些U盘还需要依靠桥接SATA芯片来实现高速传输,虽然相关产品的售价还不尽人意……但在这个“大容量,高效率”的时代,理论10倍于USB2.0的传输速度无疑已成为我们最客观,最靠谱的需求。
http://2e.zol-img.com.cn/product/55_500x2000/162/ceDKwYvoWkhzY.jpg
USB3.0数据线内部构造http://2a.zol-img.com.cn/product/55_450x337/164/ceff3vASYCGZA.jpg
蓝色即为USB3.0接口 数量正在增加(某些通过VLI HUB芯片)http://2a.zol-img.com.cn/product/55_240x180/158/cezH29sjR3PAE.jpg http://2c.zol-img.com.cn/product/55_240x180/166/ceBKKto0D9biI.jpg
USB3.0控制芯片 种类增加中 而在已公布的P67/H67主板中,USB3.0接口也几乎成为标配,数量上也大有追赶并超越USB2.0接口的趋势,相信随着USB3.0设备,尤其是原生U盘的普及和降价,爽快的传输速度定会让我们欲罢不能。
http://2f.zol-img.com.cn/product/55_500x2000/295/ceXT7ArKyPfF2.jpg
USB3.0 U盘即将开始普及http://2d.zol-img.com.cn/product/55_500x2000/467/cemvwwCPvwQE.jpg
USB3.0硬盘底座价格变得亲民 与此同时,USB3.0硬盘底座也正在以一种更亲民的姿态“登台献艺”,虽然我们绝大多数人还在使用SATA2机械硬盘,但现阶段,USB3.0硬盘底座至少可以帮助我们发挥此类硬盘“最大限度”的性能,尤其是拷片,再也不用忍受USB2.0的“龟速”。
……如此犀利的技术,怎能因为尚未普及,就给它打上“不靠谱”的标签呢?
●靠谱的财产保护神 贴心的防盗设计
下面再来聊聊对网吧老板而言,最靠谱的“硬技术”吧。BOSS们平时最怕什么呢?偷内存……偷外设……,带锁的封闭机箱位都难挡小偷的“妙手”……在这种危急的形势下,最靠谱的网吧特色设计,诞生了!内存防盗锁片,防盗I/O挡板,绝对的安全,绝对的放心!……连机箱一起抱走不算。
http://2d.zol-img.com.cn/product/55_500x2000/659/cexCZ5hagCo.jpg
网吧法宝之一 内存防盗锁片http://2c.zol-img.com.cn/product/55_450x337/658/cewV0zNahr76.jpg
没装时内存容易被摸走 肯定有读者朋友会说,这有什么呀,不就俩铁片儿么~~没错,就是这俩铁片儿,管用到姥姥家了!虽然仍不及502安全,但小偷们不得不为了偷走内存而多带一把螺丝刀,边望风边“摸走”内存也变得不可能了。
http://2f.zol-img.com.cn/product/55_450x337/661/ceU9ItdK9a76Y.jpg
装上后会卡住内存卡扣http://2b.zol-img.com.cn/product/55_450x337/657/cehj17MeFW9U.jpg
用螺丝固定 完美防盗 目前,这种靠谱的网吧主板特色技术还仅仅出现在少数“专用产品”上,如果更多的厂商能做到“价格与靠谱”的平衡,相信这种实用的小东东会很快普及开来,造福更多数钱数到手抽筋,丢条丢到脸发绿的BOSS们。
●靠谱的意外 造福主板厂商的单芯片组
那么有没有无心插柳柳成荫的靠谱硬技术呢?“单芯片组”可能就是其中之一。09年,Intel发布了5系列单芯片组,当时大家觉得没啥,不就是少了颗芯片而已么~。然而到了今年,就有许多厂商有效利用上了原北桥芯片的位置,比如放个NF200芯片啥的,在保持原散热模块不变的前提下(免去了重新设计量产的费用),就进一步扩充了主板功能,且不必担心新芯片的散热问题,一举两得。
http://2b.zol-img.com.cn/product/55_500x2000/711/ceHX9PHxANjzo.jpg
NF200芯片http://2c.zol-img.com.cn/product/55_500x2000/712/ceBlQ1nkiLZps.jpg
某些厂商把功能芯片放在了原北桥芯片的位置上http://2f.zol-img.com.cn/product/55_500x2000/715/ceMEsMt26wnMc.jpg
有些厂商将原北桥位置印上了产品型号或技术LOGOhttp://2d.zol-img.com.cn/product/55_500x2000/713/ce1fAre5oKqkU.jpg
还有厂商在该位置放了别的小型芯片 当然,“利用北桥芯片空间”的做法也不是绝对的,也有许多产品仅将那块位置用来打产品型号或某些技术LOGO。不过,就针对中高端市场开发的主板来说,Intel确实为厂商开拓了新的,宝贵的PCB可用空间,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原北桥芯片位置所能实现的功能将越来越多,越来越靠谱。
●靠谱的小细节 实际挺实用的节能功能
除此之外,目前非常流行,普及度也很高的节能功能也应算是比较靠谱的硬技术之一,虽然此类技术的名字千变万化,但绝大多数的本质都是---自动关供电相数+LED指示灯。
http://2b.zol-img.com.cn/product/55_500x2000/813/ce2e7W6Z8uETI.jpg
APS节能技术 右侧可看到指示灯http://2d.zol-img.com.cn/product/55_450x337/815/ce8LiXzbVCv72.jpg
另一款产品的节能指示灯 可以实时显示供电相数 主板节能技术的实际效果到底明不明显呢?测试得知,如果我们在打开诸如C1E,CNQ,SpeedStep此类CPU降频功能的同时使用主板的特色节能技术,那么耗电量确实会明显下降,自动关相数也可以有效帮助部分MOS与电感降温,利用某些“离线节能”功能,关机但不断电状态下的整机功耗也会降低。而之所以这种还不错的节能技术泛滥且关注度不高,只是因为“跟风现象”严重,门槛低和多数用户对自己电脑的实际耗电量不敏感而已。
http://2c.zol-img.com.cn/product/55_500x2000/814/ceicTOOkQ3LUQ.jpg
部分节能技术的开关藏在BIOS里http://2e.zol-img.com.cn/product/55_500x2000/816/cehOt28nvuFnY.jpg
也有厂商开发了独立的节能芯片http://2f.zol-img.com.cn/product/55_500x2000/817/cejN6QR1PmTE.jpg
还有配套节能软件供用户使用 为了“鹤立鸡群”,少数主板厂商开发了可以配合自己节能技术使用的小软件来增加用户黏度和产品附加值,但因为此类技术很大限度受制于CPU本身的降频功能,所以虽然它挺靠谱,但依然不被多数消费者所重视。
●不靠谱的新标准 缺乏支持的SATA3
很多厂商都喜欢把USB3.0和SATA3.0放在一起做宣传,但实际上,相对于前景光明,实用性强的USB3.0,SATA3.0的前途目前看来还十分黯淡,究其原因,自然是机械硬盘,不给力~。
http://2e.zol-img.com.cn/product/55_500x2000/894/ceJ5tIniFO9Sg.jpg
SATA3.0控制芯片http://2c.zol-img.com.cn/product/55_500x2000/916/ceh0HWRGLridU.jpg
许多主板都用颜色来区分SATA2与SATA3接口 我们喊硬盘慢硬盘慢已经不知道喊了多少年了,但SSD的价格仍然高高在上,机械硬盘又因为物理结构的限制难以作出重大创新来改善已经严重滞后的读写速度。问100个人,你家电脑里面最慢的硬件是神马,有90个人会说是硬盘。
http://2f.zol-img.com.cn/product/55_500x2000/895/ceryHOExUgo.jpg
速度快的SATA3接口SSD仍难普及http://2f.zol-img.com.cn/product/55_500x2000/919/ce8iypaRqIHCk.jpg
龟速的传统机械硬盘是每个玩家的痛 可以预测,只要机械硬盘的读写速度没有飞跃,SSD的性价比和安全性仍难提升,那么SATA3.0的春天就很难到来。
●不靠谱的秀 花瓶般的单卡多屏输出
单卡多屏输出,似乎是A卡先炒起来的新近硬技术,它听起来很美,看上去也很酷,一片显卡,N块屏幕,一拼,即可收获各种比例,各种尺寸,甚至各种内容的显示效果,但是……您是否想过,它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的意义在哪里?它真的实用吗?
http://2b.zol-img.com.cn/product/55_500x2000/17/ceMXwYXvgdJkQ.jpg
在家组多屏不如买大液晶……http://2c.zol-img.com.cn/product/55_500x2000/994/ce5fNg36W7AJk.jpg
除非有钱组这种~ = =http://2b.zol-img.com.cn/product/55_500x2000/993/ceVqnnlEDT1.jpg
支持多屏输出的显卡http://2a.zol-img.com.cn/product/55_500x2000/992/ce3Mq5BBkwB4M.jpg
单卡6屏……霸气的技术“秀” 也许只有特殊行业的工作人员和富二代需要它。比如需要多线程同时跟踪10支股票,又不忍小屏幕,懒得频繁敲键盘的大佬分析员;比如就要最贵,不要最好,非得在家体验多个屏幕横着连一块儿耍赛车游戏的少爷……否则,单卡多屏输出就是个秀研发功力的花瓶技术,不解释!
●不靠谱的数量 眼花缭乱的超级供电
其实,“作秀”还有更直接的方法---堆。20多相供电,给谁用?别说是宇宙最强980X,即便是980X他爸,也吃不了这么多电。神马?电感多了更稳定?MOS多了温度低?是没错,但性价比,浮云了?
http://2b.zol-img.com.cn/product/55_500x2000/107/cedg32cWyn0s.jpg
用得着这么多吗……http://2c.zol-img.com.cn/product/55_500x2000/108/ceelGDyXIr7pk.jpg
好吧这个更多…… 不止主板,这种“超级供电”秀卖相的做法也正在显卡产品中蔓延,电容多到爆,电感也多到爆,而又有谁关心了消费者的钱包到底是不是也已经鼓到爆?都说买对不买贵,“超级供电”对得起我们的眼睛,对不起我们的钱,因为超频超死了,也用·不·上这么多。
http://2a.zol-img.com.cn/product/55_500x2000/112/ceoLZFBJeF6.jpg
显卡也有很多很多相噢http://2a.zol-img.com.cn/product/55_500x2000/106/ce2EUTUsEFAk.jpg
非公缩缩版也可以很“豪华” 摆着好看!霸气!卖相好!热烈欢迎……但大家都在中低端产品上少缩点,高端产品的少加点,转而着力开发一些特色技术,我想会有更多人买账,因为最靠谱的是“独家”,而不是“堆”。
●不靠谱的夸张 太过华丽的散热模块
和“超级供电”的做法类似,极不靠谱的夸张散热系统和料件更已形成了一种不好的风气,动辄“高高在上”的MOS/北桥/南桥散热片,凸出到没边儿的显卡“豪华”散热器,令CPU风扇,机箱,电源和用户都苦不堪言。单拿出一样,都太漂亮了!装在一起,就太杯具了……
http://2e.zol-img.com.cn/product/55_500x2000/224/ceubOZjK2qGb6.jpg
非常漂亮的散热片 但可能会对某些散热器的安装造成影响http://2a.zol-img.com.cn/product/55_500x2000/226/cedovVcPBXGA.jpg
好在那个大家伙是可拆卸的…… MOS上的散热片太华丽导致4pin/8pin供电线极难插拔,北桥散热片太“高端”影响CPU风扇安装,南桥散热片太“超前”顶住显卡,显卡散热器太“丰满”白白占据了多个PCI扩展部分的插槽……这些问题普遍存在,但厂商却“执迷不悟”,为什么?
http://2b.zol-img.com.cn/product/55_500x2000/227/ce1GOPFPp4f.jpg
玩家改造也可以把散热片弄得很高 但如此便无法加装散热器大的独显http://2f.zol-img.com.cn/product/55_500x2000/225/cewaFqMQJXiWg.jpg
很流行的一款散热片~ ……该歇歇我们的眼睛了,去“伪”存“真”吧……那些林妹妹般夸张的散热系统和料件,很多时候,还不如低调的散热设计靠谱。
●不靠谱的速度 杯具的16X+4X双卡互联
前些天,我们为各位奉献了《成功越狱 AMD 8系主板SLI全国独家测试》一文,评论中,读者朋友们纷纷表示16X+4X SLI鸭梨很大。确实,这种畸形双卡方案是不太靠谱的,不仅影响显卡效能发挥,性价比也无从谈起,可惜真正能实现双8X(或更多卡)互联的主板多集中在中高端产品里,所以想耍上低价真·SLI目前还不太现实。
http://2e.zol-img.com.cn/product/55_500x2000/284/ce4PJmfw2gSgY.jpg
开启SLI很容易 但速度需要主板支持http://2a.zol-img.com.cn/product/55_500x2000/286/cemdhuDK3hFI.jpg
右侧的GTX460就运行在杯具的4Xhttp://2f.zol-img.com.cn/product/55_500x2000/285/ceN719PwuTQM.jpg
双卡互联时需要用到的SLI线材 多卡时一般使用“连接板”http://2d.zol-img.com.cn/product/55_500x2000/283/cefdBtM641ceU.jpg
很强悍的4卡SLI外设……拥有两颗NF200芯片噢
后记:
说了这么多,也仅是一己之见。千人千面,您的见解一定与我不同。不过,这又有什么关系呢?Kaopubility神马的,都是浮云,适合自己的,自己喜欢的,就是最好的,最靠谱的,不是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