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bady 发表于 2010-11-27 11:16:46

绝版的美丽——龙川


       誉称“徽州第一家”的龙川胡宗宪故居(即总书记祖居),座落在安徽绩溪龙川村中央,从胡宗宪至胡氏“炳”字辈共12代人曾在此居住。龙川村呈船形,东耸龙须山、西卫凤凰山,登源河与龙川河村前交汇相拥,是一块藏龙卧虎之宝地。尚书府景区居船之掌舵位,为龙川风水最佳之处。
       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占地5000多平方米,粉墙黛瓦,绿水环绕,如诗如画。透过五百年的时空,彰显出古徽州的幽秘与神奇!那古色古香、美仑美奂的古建筑,那底蕴深厚的徽文化和娓娓道来的历史故事,让您仿佛回到了明朝的天伦之乐中。可以说尚书府是整个古徽州迄今保存最为完美、气势最为雄伟,结构最为复杂的明代建筑群,也是古徽州最具代表性的官宦豪宅。权威专家阮仪三教授考察景区后高度评价:“是徽州保护最好的古建筑,精品!”,其建筑也是各有特色、各有千秋:


lebady 发表于 2010-11-27 11:28:55




       徽州民居的壮丽精美,是人所共知的,特别是尤以高耸的马头墙、翻转飞腾的翘角飞檐,以及精湛绝伦的木雕、石雕、砖雕,著称于世!    但徽州古建筑的彩绘,却鲜有人识。它们画面布局合理,画工技艺精湛,所绘之人物栩栩如生,花鸟楚楚动人!当你面对这些画在房屋顶部、墙壁、窗上,床榻等彩绘,遥想当年为这些大户人家描绘精美图画的画匠们,你定会有一种震惊,并进而对画匠油然起敬:

       
                              
                                 太极湖村——彩绘


                                 太极湖村——彩绘


                                 太极湖村——彩绘


                                  太极湖村——彩绘

                              
                              太极湖村——彩绘                           
       
       
        太极湖村——观音台制作于明代,至今有四百多年历史,四周有四副“荷花图”,工艺精湛,构图奇巧,是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完美艺术体现。荷花,中国的传统名花,别名莲花。由于"荷"与"和"、"合"谐音,"莲"与"联"、"连"谐音,中华传统文化中,经常以荷花即莲花作为和平、和谐、团结等的象征;荷,出污泥而不染,称“君子之花”,又以荷花的高洁象征和平事业、和谐世界的高洁。
       


   太极湖村——蟠龙香亭与观音台一样,制作于明代,至今有四百多年历史,皆是村里行保安会时抬着游村的神座,亭内置汪华大帝神牌。制作十分考究精良,朱漆鎏金,高达三米,分亭和底座两部分,亭上下两层皆六角,代表一年十二个月,月月平安,也讨彩头“六六大顺”。六条蟠龙可以随时盘上亭柱,也可以随时拆下。蟠龙指蛰伏在地而未升天之龙,在我国古代建筑中,一般把盘绕在柱上的龙和装饰庄梁上、天花板上的龙均称为蟠龙。
        这座香亭是章家的传家之宝,在徽州没有第二件,称得上民间国宝。观音台上观音、童子原来皆木雕像,童子身,手皆活动,随人们抬游时行进步伐,不停地拜观音。传说因徽州各地都没有这样精美的工艺品,所以徽州府、绩溪县每有大型庙会活动,都来太极湖村调用。连乾隆皇帝下江南也被徽州知府借用。






   太极湖村地域绝活——秋千抬阁用于过去的村中保安庙会,太极湖村的抬阁始于日月童子救小孩脱灾的传说,
        中间的是秋千,秋千为风车形,转轮半径两米,架于花船上缓慢转动。转轮内空呈十字形,四端悬活动彩椅,四女童装扮小观音坐于椅上,分别穿不同颜色的服装,由青壮年抬着,边走边转动十字架,四个小观音便上下飞旋,花枝招展。旁边还有丝竹乐器伴奏,小观音们齐唱徽剧,可以说是美不胜收。四周的四周方方箱子就是阁台,四周镂空,以荷花形柱、狮头柱为栅栏,朱漆绘金,造型别致,古色古香,堪为精美艺术品。每架抬阁由二、三名幼童扮戏文中人物,分上、中、下层次固定在阁上,不露痕迹,惊险奇观。每幅抬阁装扮都是不一样的,一个阁台一出戏文。所扮戏文以三国戏、水浒戏、民间传说、神话剧为多,如群英会、定军山、扈家庄、竹林计、大战洪州等,剧中人物造型根据人物性格、特征进行塑造。戏文装扮时由独掌绝技的老艺人闭门操作,不昭示于众。

好摄之徒 发表于 2010-11-27 13:08:51

还是多有味道的。

loyard 发表于 2010-11-27 13:14:49

广告帖,留着看风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绝版的美丽——龙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