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贴】显卡散热技术你知道多少
显卡散热技术,来点小小的点评作为一个老PC玩家,我从99年就开始玩电脑了,也许有很多硬件是现在年轻玩家是没有见过的,比如说TNT2显卡、Voodoo显卡、Creative AWE64 Gold(插句话,这声卡音质真的很好,可惜需要用ISA插槽的主板,以及装Window 98系统)、Pentium II 800,经典的图拉丁1G,以及雷鸟1.2G、性能孱弱的铜矿核心奔三、以及最让我不堪忍受的C4 1.7G,直到现在我的系统升级为AMD 的5000+(开4核,超频到3.6G)、5770、4G DDR2内存、2TB硬盘以及海韵的650W电源,感觉还是不错的。
这么多年来,我玩显卡其实是最多的,(没办法,玩电脑主要不就是玩显卡嘛),正如上面说的,从TNT开始玩起,到Radeon7500、Voodoo3、MX440、R9700、6800、R1950XTX,以及到现在的5770,从本质上来说,我不是纯粹的A饭或者N饭,我只会选择合适自己的显卡来用。而实际上,有一点其实很有趣的,那就是如果你回首显卡的发展史的时候,你会发现,显卡的散热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下面我就跟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
http://imgk.zol.com.cn/diybbs/4474/a4473422.jpg
上面这张卡,估计很多老玩家都会感到很亲切,那就是传说中的神器—Voodoo显卡,不过可惜的是我的已经找不到了,不知道扔哪里去了,不然还可以拿出来炫耀一下。那个时候,还没有出现什么GPU的说法,图形芯片处理能力很弱,所以发热量小得很,不用任何散热措施也能保证正常运行。
http://imgk.zol.com.cn/diybbs/4474/a4473424.jpg
Riva128的芯片,虽然这显卡不起眼,但已经是128 Bit的了, 核心到了60MHz,也许这个频率在现在看来的确很一般,但当年来说,性能已经不错了,由于发热量已经有些高了,因此看到显卡上用了散热片,当然,风扇还是没有踪影的。
http://imgk.zol.com.cn/diybbs/4474/a4473426_s.jpg
经典的TNT2啊,当年我也有那么一张,TNT2性能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增强,核心频率为150MHz了,但工艺上依然是0.25微米,因此发热量不可避免增加了很多,加散热片的方式已经搞不定了,终于使用风扇这种主动式的散热方式出现了。
http://imgk.zol.com.cn/diybbs/4474/a4473427.jpg
玩游戏的网友都有经验,越是高端的显卡,在全力运转的时候,风扇的噪音就越猛,在夏天的时候,尤其烦闷这一点。热管的应用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了,通过内部工作流体的相态变化将热量从吸热段迅速转移到放热段,再依靠内部的毛细管结构回流到吸热段,循环往复,不耗电也不产生噪音,而且热传导能力强,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热量迅速转移,进而增大散热面积,大幅提升被动散热效果的有效手段。
当然热管也是有缺点的,那就是散热能力不够强,如果像R1950XTX这样的高端显卡,发热量也太恐怖了,单靠热管其实搞不定的,还是需要加风扇才行。
而风冷技术,也有不少不同的设计,下面我们也来回顾一下。
http://imgk.zol.com.cn/diybbs/4474/a4473429.jpg
风道型显卡散热系统,以前曾用在机箱和原装机的CPU上。但因为现在显卡的温度越来越高,所以最终引入到显卡中,虽然不是什么新设计,确实也吸引了不少眼球。
http://imgk.zol.com.cn/diybbs/4474/a4473430.jpg
涡轮风扇,这是我们现在看到比较多的显卡散热设计了,涡轮风扇比直吹风扇更有优势,涡轮风扇有比较强的抽风和送风能力,它可以从机箱外抽取机箱外的冷空气送入风扇风道内,从涡轮风扇风道的出风口压出,直吹供电电路。不过缺点在于价格一般来说都比直吹风扇设计的略高。
涡轮风扇散热风扇的技术大家看到了吧,低廉而使用的风冷肯定要算上风扇加散热片啦。
http://imgk.zol.com.cn/diybbs/4474/a4473433.jpg
单风扇加散热片,好处能算上便宜还有够使用了吧,还要它的的确确是比涡轮散热来得安静。作为普通用户啊来说,基本能够胜任平时游戏及其娱乐的散热需求。
http://imgk.zol.com.cn/diybbs/4474/a4473434.jpg
双风扇加散热片,两个风扇肯定是比一个风扇散热来得好,面对同学们越来越需要的性能需求,散热是很大的一个问题。相信风扇越大越多,散热性能越好。
还有更高级的就是改成水冷了。
话就说到这里咯,风冷是大家购买显卡的首先需求,风扇的多少大家可以酌情地选择。。。不一定是风扇多就好,太少也有一定的影响,看各种显卡的性能还有您周围的环境。
不知道各位的显卡是用了多少个风扇,是风冷还是水冷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