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才女张充和诗词二首
16岁时,家中的一个保姆病逝,她做诗遣怀,诗曰:趁着黄昏,我悄悄地行,行到那薄暮的苍冥。一弓月,一粒星,似乎是她的离魂。她太乖巧,她太聪明,她照透我的心灵。 趁着黄昏,我悄悄地行,行到那衰草的孤坟。一炷香,一杯水,晚风前长跪招魂。唤到她活,唤到她醒,唤到她一声声回应。 她写于陪都重庆的两阙《桃花鱼》最脍炙人口,其一为:
记取武陵溪畔路,春风何限根芽,人间装点自由他,愿为波底蝶,随意到天涯。
描就春痕无著处,最怜泡影身家。试将飞盖约残花,轻绡都是泪,和雾落平沙。 汗,民国时充和先生就有如此文采. 第一首写对病逝保姆的追忆与痛惜,一弓月,一粒星,似乎是她的离魂 一炷香,一杯水,晚风前长跪招魂
文字非常细腻,
情真义切. 写于陪都重庆的两阙《桃花鱼》则更体现了充和先生的深厚文字功底. 不晓得为啥子 现在的才子才女都不写词不写诗了 他(她)都会打麻将 {:4_177:}{:4_171:} 就好像乐坛有些歌词很有味道
有些歌词很口水但一样可以成为流行歌曲。。
诗词也是。 其实需要很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写出真正打动人的文作。
太浮华了还不如不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