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 发表于 2010-6-7 11:24:33

青神和夹江的城市雕塑

青神和夹江的城市雕塑图文(白建明)
    日前,我去了一趟青神,摄了青神城内广场一尊“青衣神”的雕塑像。我心里咕噜着:这青衣神的雕塑像应该塑在夹江呀,夹江为什么没有这样的雕塑像?
    青衣江,古名平羌江。根据夹江籍学者张致忠的考证,青衣江名称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说它的流域是古代青衣羌国;二说是远古时代,蚕丛氏在这条河的两岸栽桑养蚕抽丝织绸。她将丝放在水中綄洗,丝被染上翠绿色,水也得名“青衣”。青衣江是夹江的母亲河,夹江应该有一尊青衣女神——蚕丛氏的雕像,这样才显得夹江的厚重历史和文化品位。
    夹江的城市雕塑却是用冰铁砣砣堆成的物件,美感和艺术价值引不起人们的注意,人们不会去品味、瞻仰。2001年街心花园的“春苗”塑像落成,我拍了一张照片,想作为新闻在夹江报上发,可是领导说要送李留根书记审阅后才能发表。这使我感到困惑:这普通日常的新闻还经县最高领导审?最终这张照片没发表。然而更令人费解的是两三年后,这尊雕像被撤了,街心花园又重新换上了现在的雕塑,但体现夹江的人文和历史也不够。这一撤一建几十万元解决得了吗?被换下的“春苗”一堆不锈钢,堆在火车站广场角落,最终将成为收荒匠的收获。
    夹江广场耸立的一堆不锈钢砣砣,看不出它的美感和意义。当初县领导审批议会时,我作为夹江报社记者旁听了会议,根本就不会有发言权。不知当初领导出于什么思维,竟通过这堆砣砣。我想,凡是去过夹江广场的人,很少有人正眼看过这尊雕塑,更没有瞻仰、品味、思索、感动这类的话了。
    夹江造纸在国内享有名气,在历史上有显赫的影响,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对国家、对民族的贡献是巨大的,应该有雕塑纪念。我们期待着夹江能出现体现本县人文、历史,有品位、有标志性的城市雕塑像,有流芳历史,被今人、后人称赞的雕塑像。







Camaro5 发表于 2010-6-7 12:07:47

夹江的城市雕塑在哪里呢?

诠释 发表于 2010-6-7 12:13:30

同意。曾经去过绵阳铁牛广场,据说当年人们在那挖到了那个铁牛,就在那建另一个广场,用那铁牛来当广场雕塑。
每一个广场、每一个城市都应该有属于他自己的文化沉淀,最能表现的也就是广场和雕塑了。选雕塑,文化首先,美观都可以其次。
夹江的两大广场,都实在看不出自己特有的文化,讲不出自己的故事

大圣 发表于 2010-6-7 12:48:47

有文化的人没有发言权,有权的官可以定夺一切,所以才有那些铁坨坨。夹江手工造纸,夹江汉阙,都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夹江的瓷砖也四分天下。做这些题材才能“流芳百世”。当权的应该去看看眉山“三苏”的雕像,受点启发。但是,不要借此跑到法国哈。

sczhengtao 发表于 2010-6-7 13:52:19

市政人员改三思了!

华夏 发表于 2010-6-7 14:33:23

支持楼上众坛友的意见{:4_178:}

西门口长 发表于 2010-6-7 18:49:01

3楼怎么能这样说按。。。自己有自己的特色哇。我就觉得夹江雕塑好。。。全是圆坨坨。。{:4_135:}

愤怒的瓢儿菜 发表于 2010-6-7 23:13:06

个人觉得夹江有没有属于自己的独特雕像不是很重要,把这点归咎于当局更属牵强,正如作者所言,就算有了雕像,塑起来不久就被领导发热的头脑融化,剩下一堆叹息。为政者应当首先从社保、医疗、教育和就业等方面着实改善民生,在百姓的心中来建造雕像。每个夹江人都是本土文化的传承者,有责任和义务用自己的方式将我们的历史和文化弘扬,没有必要因为一些表面现象如临大敌般群起而攻之。

明月 发表于 2010-6-8 11:20:35

回复 8# 愤怒的瓢儿菜


    你说的有一定道理,但既然要塑城市雕像,考虑本土元素、本土文化历史是根本的。

loyard 发表于 2010-6-8 12:54:18

个人感觉城市还是多少有复古风好一点,
走在成都的街头,四处都可以看见复古风,比如一下茶壶什么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青神和夹江的城市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