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海逮了30名网络骗子
借虚假中奖信息、假游戏外挂诈骗巨款,受骗网民遍及全国。琼海逮了一批“网络耗子”
11月6日记者从琼海公安机关了解到,琼海公安局近来破获多起网络诈骗案件,有效打击了在琼海境内实施网络诈骗犯罪的犯罪团伙和个人的嚣张气焰。
琼海公安局根据省公安厅统一部署,于2009年5月20日至10月底开展专项行动。在开展专项行动后,琼海市市长助理、公安局长刘海志及分管刑侦工作的严树勋副局长,于5月21日召开打击整治网络(电信)诈骗专项行动会议,并成立专案小组。
向全国发布虚假中奖信息
14名骗子骗了20多万
2009年5月26日,琼海市公安局在全省打响了专项行动的第一枪。专案小组在侦查工作中发现租住在琼海市嘉积镇北门市场附近某出租屋内的4名儋州籍男子有网络诈骗的重大嫌疑。5月26日下午,专案组成员在省厅网警总队统一指挥下,在该出租屋将以李某某为首的4名儋州籍男子抓获。经审讯,李某某等人对其利用互联网进行网络诈骗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专案小组乘胜追击,对从李某某等人身上查获的重要信息进行跟踪调查,于5月29日晚在琼海市嘉积镇银海路“阳光地带”夜总会内抓获以陈某某为首的网络诈骗嫌疑人10人。
在抓获的14名犯罪嫌疑人中,除陈某某及妻子符某某是琼海市人外,其余12名男子均为儋州市人,14名犯罪嫌疑人年龄均在28岁以下。
以上14名犯罪嫌疑人自今年3月份以来,在琼海市嘉积城区的盛通网吧、晨钟网吧、超越网吧、闪龙网吧、自由人网吧等地点进行结伙、流窜、交叉作案。主要作案手段为,利用互联网在各大网络游戏平台、聊天平台上向全国各地的用户发布虚假中奖信息,利用部分人贪心的心理,以收取领奖保证金、领奖手续费、奖品邮寄费等理由,多次诈骗他人钱财,所得赃款在酒吧、夜总会等场所挥霍光。
据办案民警介绍,14名犯罪嫌疑人涉嫌案件50多起,涉案金额高达20多万元,警方扣押嫌疑人作案用的小灵通10余部、手机20余部、银行卡30余张、假身份证2张,缴获赃款15000多元人民币。
该类网络诈骗案件的受害人年龄范围大(15―50岁之间),以中学生、大学生、上班族等涉及网络较多的人群居多。嫌疑人作案目标范围遍布全国各地,作案手法也是种类繁多,除发布虚假中奖信息诈骗外,还有网络购物诈骗、冒充行政部门工作人员诈骗、冒充电信工作人员诈骗、冒充商场工作人员诈骗等多种形式进行网络(电信)诈骗。
销售“假外挂”行骗
受害人毫无察觉
2009年5月27日下午,琼海公安局根据省厅下发线索,在琼海市嘉积镇南门市场附近一宿舍楼内抓获以许某某两兄弟为首的犯罪嫌疑人6名。该团伙6人均为琼海籍男子,年龄均在20-30岁之间。
该团伙主要诈骗手段是在网站上发布销售游戏外挂广告,利用部分网络游戏爱好者投机取巧的心理,向受害人销售“假外挂”,并要求受害人缴纳一定费用办理会员手续。在受害人上当后,还以收取外挂维修费、购买会员协议签字费等理由对被害人进行多次诈骗。
该诈骗团伙涉嫌案件20起,涉案金额达2万多元,诈骗所得赃款大部分用于在酒吧、夜总会等高消费场所挥霍。
此类诈骗的受害人均为网络游戏爱好者,年龄在15-40岁之间,而受害人在被诈骗后往往不易察觉,还以为是个人原因导致购买的外挂受损。
捣毁网络诈骗窝点9个
抓网络诈骗嫌疑人30名
截止目前,琼海公安局共抓获网络(电信)诈骗嫌疑人30名,捣毁诈骗窝点9个,扣押银行卡70多张、存折10余本、手机40多部、小灵通20余部、电脑主机19部、摩托车3辆、汽车1辆,缴获赃款25000多元,追缴赃款15000元。30名犯罪嫌疑人共涉嫌案件90多起、涉案金额高达40多万元,警方已对其中的15名犯罪嫌疑人依法逮捕,12名犯罪嫌疑人移送市检察院审查起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