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可怕了 7块GTX260+插在X58上啥效果?
影驰打造全球最“薄”GTX260+纵观显卡市场,随着GPU的高密度晶体管数量大幅增加,目前散热问题已经成为与GPU高制程良率同等地位的设计、生产瓶颈。为了解决中高端显卡的散热问题,无论NVIDIA还是AMD都不约而同的走向了双Slot设计,甚至一些第三方散热器或显卡品牌厂商提供了三Slot的产品,虽然散热效能得到大大提升,但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例如浪费主板插槽扩展性能、有碍多卡模式组建和增加显卡重量导致PCB弯曲等弊端。值得一提的是,甚至一些中低端产品也都采用了双Slot设计。
当然,无论主板芯片组厂商还是显卡厂商都针对显存产品厚度有了设计,例如上述提及的3个问题解决方案有,空占的扩展槽设计为不常用的PCI-Express x1插槽,每两个PCI-Express x16槽位之间设计双位以上的Slot空间,PCB采用加固设计和散热器采用轻便设计等等。 不过这些治标不治本的解决方案着实也让不少很多用户只能默默忍受。http://img2.zol.com.cn/product/37_450x337/150/ce9PIBj5D1Tq2.jpg
“薄”!就一个字
影驰!作为国内著名板卡品牌,同时凭借自身强大的研发实力成为NVIDIA全球核心AIC合作伙伴。从品牌成立之初就注重用户体验,根据用户需求对产品研发,例如当年的双BIOS、超频跳线等,现如今针对中高端显卡必备双Slot散热器的用户烦恼,影驰推出全球首款GeForce GTX 260单Slot风冷设计方案——影驰GTX260+无双版。
“无双”二字给笔者的第一反应有两点。一是标榜其为目前唯一一款单Slot风冷设计方案天下无双;二是说明GeForce GTX 260+无需双Slot设计。http://img2.zol.com.cn/product/37_500x2000/32/ceepypxkSGLzI.jpg
影驰GTX260+无双7卡准备就绪
单Slot显卡的设计毋庸置疑,轻薄、增加主板扩展性能,为了将单Slot设计对主板及平台性能提升最大化,笔者选择了目前国内零售市场有售的华硕P6T7 WS SupeComputer,因为这款主板仅提供PCI-Express x16插槽,也就是说其共有7个PCI-Express x16插槽,当然像笔者这样极端的插上7个PCI-Express x16的设备,每个主板PCI-Express插槽能够分到x8的带宽。
提及拥有7个PCI-Express的华硕P6T7 WS SupeComputer,肯定很多DIY玩家就会联想到EVGA推出的拥有9个PCI-Express插槽主板,不过无奈EVGA不在中国销售笔者无缘使用该主板进行影驰GTX260+无双8-Way SLI测试。http://img2.zol.com.cn/product/37_450x337/30/ceUggne1KqA.jpg
“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的平台
NVIDIA目前官方正式宣布的多卡互联技术——SLI,该技术具体模式有2-Way SLI、3-Way SLI和Quad SLI,其中2-Way SLI在用户群中较为常见,3-Way SLI是目前官方宣布的最多卡间互联技术,而Quad SLI是目前官方宣布的最多GPU间互联技术。 不过,无论何种SLI模式都是为了增加平台的3D效能。http://img2.zol.com.cn/product/37_450x337/31/cei4sKKB9O9Pc.jpg
只有影驰能够提供准7-Way SLI GeForce GTX 260+平台
笔者此次使用7张影驰GTX260+无双搭配华硕P6T7 WS SupeComputer主板,是否能组建大于3张的SLI方案呢,例如4-Way、5-Way、6-Way、7-Way SLI。根据NVIDIA提供的已知SLI方案,没有此类SLI技术,所以测试前一切都是未知数。http://img2.zol.com.cn/product/37_450x337/131/ce2Bv4ZrQQ3Fc.jpg
7张影驰GTX260+在系统下识别情况
随着Windows 7的好评和10月末的发布,很多用户已经将平台系统升级至Windows 7,笔者的测试平台也毫不犹豫的升级至该系统。 笔者安装了NVIDIA Forceware 191.07 WHQL版驱动后,系统正确识别了7块GeForce GTX 260+产品。不过是否能够组建7-Way SLI,此外如何使用外接桥连接每块显卡一切都是未知数。
本人现在已经开始紧锣密鼓的测试验证中,而此文仅是先给大家做一个图赏性平台及产品预览,具体这种7-Way SLI是否能够实现还有待测试验证,本版将会在11月10日(即下周2)揭开谜底。 “薄”的如此简单 均热板技术散热器
高端显卡搭配双Slot设计由来已久,为何NVIDIA、AMD不涉及此领域,为何其他有研发实力的品牌也不触及?首先研发、生产成本高;其次如果散热器设计有瑕疵,造成的芯片过热损坏而产生的返修量不可估量。
影驰为了在满足GeForce GTX 260+产品散热的前提下要保证散热器厚度,目前唯有均热板技术才能满足这类高端显卡的需求。
http://img2.zol.com.cn/product/37_450x337/36/cejdInWNaG5pI.jpg
厚度比1角钱直径还小
首款单Slot设计的影驰GTX260+无双产品,其厚度比1角钱直径还小。不过由于采用纯铜材质的吸热底、热管及散热鳍,所以产品整体依然厚重,当平台插上7块该产品时,笔者不得不感叹这是一个体力活。http://img2.zol.com.cn/product/37_450x337/37/ceXsiWjmVIY3M.jpg
厚度约为16.55mm
使用游标卡尺测量显卡局部厚度约为16.55mm,这是目前最薄尺寸的GeForce GTX 260+。http://img2.zol.com.cn/product/37_450x337/43/ce2cdfiTC4dIM.jpg
散热器主要有两部分组成
影驰GTX260+无双散热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核心/显存主散热模块和供电被动散热模块。其中核心散热吸热底采用纯铜材质均热板技术,显存和NVIO2芯片由铝制骨架做吸热底,最后由铜制热管和铜制散热鳍将热量散发。 风扇设计位于显卡正面左侧,通过离心式风扇在散热鳍组成的风道下为核心、显存、NVIO2芯片和供电被动散热鳍散热。http://img2.zol.com.cn/product/37_450x337/44/ceKcIHXId4G8Q.jpg
风扇采用智择(NTK)有限公司产品
影驰GTX260+无双散热器的风扇采用了智择(NTK)有限公司的产品,也许很多用户对这个牌子很陌生,但笔者认为肯定不会的产品肯定不会陌生,因为很多AMD显卡的公版产品标配散热器就有智择的部分代工(智择产品展示页面)。
http://img2.zol.com.cn/product/37_450x337/45/ceV2Hf1AX12E.jpg
高效铜制散热鳍
纯铜材质的散热鳍设计非常精细,鳍片密度设计合理,在PWM风扇的作用下,能够满足用户静音和效能的双重需求。 非公PCB 打造完美无双GTX260+ 对于GeForce GTX 260+来说,这款NVIDIA目前顶级系列的产品很多用户都不会陌生,下面就针对影驰GTX260+无双的产品设计进行一个简单介绍。
http://img2.zol.com.cn/product/37_450x337/38/cean1dZAtjiVk.jpg
影驰GTX260+无双 PCB正面
http://img2.zol.com.cn/product/37_450x337/34/ce3lblo9c6ACk.jpg
影驰GTX260+无双 PCB背面
影驰GTX260+无双采用非公版设计,整体设计思路沿用P897公版二次开发而来。其共有原生14颗显存位,适用于GeForce GTX 260+和GeForce GTX 275。http://img2.zol.com.cn/product/37_450x337/41/ce7LvEN5tZx12.jpg
搭载55nm制程G200-103-B3核心
核心采用台积电使用55nm工艺制造的G200-103-B3芯片,其拥有216个流处理器和28个光栅处理器,能够满足目前绝大部分高画质3D效能所需。其次NVIDIA倡导的CUDA并行计算和PhysX物理应用,G200核心也能够提供足够性能。影驰GTX260+无双核心、Shader默认频率为576MHz/1242MHz。
http://img2.zol.com.cn/product/37_450x337/42/ceS2ca0Olvnk.jpg
标配14颗hynix H5RS5223CFR N2C颗粒
显卡标配14颗规格为16M*32bit的hynix H5RS5223CFR N2C颗粒,构成448bit/896MB的组合,默认频率为2000MHz。
http://img2.zol.com.cn/product/37_450x337/40/ceuegHz76c3To.jpg
4+1相供电模组
供电模组采用4+1相设计,每相均有全屏蔽式电感、固态电容和优质Mosfet组成,同时为了满足显卡整体供电需求,其标配2个6pin外接供电。http://img2.zol.com.cn/product/37_450x337/39/ceMBk2nFB4gvw.jpg
视频接口均采用屏蔽设计
http://img2.zol.com.cn/product/37_450x337/35/cea4oCzbVi5Q.jpg
丰富的视频接口
显卡的视频信号输出接口十分丰富,标配DVI + HDMI + S-Video的组合,同时附件中赠送的DVI to D-Sub转换器,齐全的接口能够满足绝大部分用户所需。 精图赏析 美女与无双显卡的完美结合
http://img2.zol.com.cn/product/37_500x2000/144/ce3UNpu3oShc.jpg
http://img2.zol.com.cn/product/37_500x2000/138/ceY0StWaygEyI.jpg
http://img2.zol.com.cn/product/37_500x2000/148/ceOEL0LhNeR9.jpg
http://img2.zol.com.cn/product/37_500x2000/139/ce6iBBbXxerWQ.jpg
http://img2.zol.com.cn/product/37_500x2000/142/ceBfL6sxE6lU.jpg
http://img2.zol.com.cn/product/37_500x2000/137/ceOZCpW5SuqQ.jpg
http://img2.zol.com.cn/product/37_500x2000/146/cekxKeF57CNR.jpg
页:
[1]